63 心非心妙悟佛法 情缘情早定机遇 (第2/2页)
暖融融的。天佑从山上下来,拎着装饭篮子。梅儿道:“天佑叔叔,你将篮子放在灶头,呆会我来洗。”范昭问:“梅儿,你爷爷什么时候回来?”梅儿手一指谷口,道:“快了,一般太阳落到山谷口,爷爷就会回来。呆会,范哥哥得走了,别让我爷爷看见你。”范昭奇怪,问:“为什么?”梅儿俏脸通红,道:“我爷爷看见你,会笑话我的。” 天佑从屋内出来,道:“梅儿,谢谢你做的饭。”梅儿微笑道:“天佑叔叔太客气了,大米和柴火,都是你送来山谷的。还有嫂子磨的豆腐,特别好吃。”天佑笑道:“我们是山主的下属,送些柴米油盐过来,是份内的事。”梅儿道:“前明已经去了一百年有余,哪里还有山主啊?都是一家人。”天佑道:“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改的。” 梅儿从衣兜掏出一百文钱,道:“天佑叔叔,这些钱给你。”天佑忙道:“十小姐,天佑不敢收。”梅儿拿起天佑的手,将钱放在天佑的手里,道:“这些钱是上个月的柴米钱,是爷爷叫我给你的。”天佑道:“上次内子发烧,欠老爷子的药钱我还没给呢。再说了,山里货便宜,一个月的柴米也不用一百文钱哪。”梅儿微笑道:“如果有多了,就存在天佑叔叔那。哪天我爷爷不想去采草药了,就用这些存钱吧。天佑叔叔采石料雕刻佛像,得多补补身体。”天佑道:“我跟随龙和尚吃斋念佛已有二十年了,身体一向很好。” 范昭问:“天佑叔叔,你会雕刻佛像?”天佑道:“是。我家五代单传,都是石匠。”梅儿笑道:“范哥哥,天佑叔叔雕刻的佛像可好了,在仙居县很有名气,龙和尚都称赞他呢。”范昭心想:“龙和尚是得道高僧,他称赞的人一定没错。”于是,范昭问:“天佑叔叔,我想雕刻一个汉白玉千手观音大法像,供奉在观音庵里,你能行吗?”天佑道:“龙和尚的洞外,就有一块汉白玉石头,很象人形,高两丈有余。如果能弄下来,雕刻成观世音法像,是最好的。” 范昭抬眼看了看龙和尚的山洞口下面,一柱擎天之上有一块人形巨石,距离地面约三四十米。范昭问:“你有办法弄下来吗?”天佑挠挠头,道:“我想了许多年,都找不到办法。”范昭道:“好。我来想办法弄下来,你雕刻好后,送到江阴范家。”天佑一惊,问:“你就是今晚要和十小姐定亲的范昭?”梅儿有些羞涩,道:“是了。天佑叔叔别把今天范哥哥来我这的事说给我爷爷听。”
天佑笑了起来,道:“好。其实我早该想到了,这么丰神俊朗的少年公子,梅儿meimei又一直叫着范哥哥,必是范少爷了。”范昭道:“你送到范家,多少钱,你说吧。”天佑道:“我家受梅儿爷爷的恩惠很多,你又是梅儿未来的夫婿,雕刻千手观音法像我不收钱,但是,运到江阴范家我就为难了。”梅儿道:“范哥哥喜欢,梅儿求义父帮忙。”天佑道:“是。范少爷是山主的女婿,山主肯定会帮忙的。范少爷,你把石头请下来,天佑天天沐浴更衣,一心一意雕刻千手观音法像。” 范昭问:“雕刻千手观音法像,需要多长时间?”天佑答道:“时间当然是长些好,慢工出细活嘛。一般来讲,雕刻这么大的佛像,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但是,这块石头形似人状,我顺势而用,估摸着三四个月可以了。”范昭又问:“三四个月,你不赚钱养家怎么行?”天佑道:“内子会磨豆腐。再说了,吃苦雕刻佛像是积大功德。我如果收钱了,会折扣我和娘子的功能。在仙居县,我帮人雕刻佛像,从来不议钱。送佛像去的时候,别人给我多少钱都行。”梅儿道:“范哥哥,天佑叔叔说的是真的。有时,主顾送银子多了,天佑叔叔就交给山主,或者,送到庙里作香火钱。”天佑双掌合十道:“佛祖修行时,苦行世间,我虽是居士,也愿效佛祖苦行于世。” 范昭寻思:“天佑诚心向佛,斋戒苦修二十年,又不贪财,完全符合一莲师太对雕刻千手观音法像的石匠的要求,我在这里遇到他,莫非是天意?” 天佑道:“范少爷,问题是怎样将石头请下来。范少爷是十小姐的夫婿,雕刻工钱就不用再想了,我是不会收的。” 范昭道:“好吧。天佑叔叔想积功能,我就不付钱给你了。如果以后天佑叔叔有困难,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到范氏商行传信给我。” 天佑辞别。范昭走在崖底下,细细打量一柱擎天之上的人形石头。范昭按着初中物理书中给出的石头的密度是2。7克每立方厘米估算了一下,这块人形巨石大概有五六吨重,显然,只用人力是没有办法移下来的。范昭想来想去,最后觉得只能使用斜面原理分解竖直向下的重力,再辅以辘轳等工具,应该可以移下来。只是,工程量非常巨大。范昭打量了一下山谷大小,在头脑中构思出机械图形,剩下的就是计算验证。 梅儿道:“范哥哥,时候不早了,我爷爷要回来了,你快些回去吧。”范昭心情大快,右手轻轻一捏梅儿鼻子尖,笑道:“好,娘子,我先走了,晚上见。”梅儿羞红脸,伸手推开范昭。 作者注:《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著,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涵盖农业、手工业、工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配有123幅插图。尤其是机械,记述详细,如“辘轳”插图。由于宋应星思想反清,其著作没有被收录于《四库全书》。《天工开物》成书后,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