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剿匪 (第1/2页)
“jiejie,你是不是也有身孕了?”。 杨颖突然呕吐,其他几女都很紧张,不过她们也想到了一种令人欣喜的可能。 杨颖也和海月儿一样,怀有身孕了! 大家当即簇拥着杨颖到药铺找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夫。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您真的是有了三个月的很孕!”。老大夫手捻胡须对杨颖说道。 “多谢老大夫!”。 李凌也很高兴,他让大夫看了一些保胎药之后放下一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后离开了! 老大夫看到银票的面额之后笑的更加开心。 杨颖怀有身孕,不仅是李府,就连大昌钱庄也被惊动了,各地分支不断的收集着补身子的药材,为大夫人贺喜! 厨房中,冯蘅不断变着法子给杨颖准备滋补品。 “蘅儿,这些天辛苦你了!”。李凌悄悄来到厨房中,对着正在忙碌的冯蘅说道。 “不辛苦,只要jiejie喜欢我吃的饭菜就好!”。 冯蘅依旧忙碌着,知道她将所有滋补品都放到锅中才停下来。 “谢谢你了!等冯大人的孝期过了,你就嫁过来吧!”。 冯蘅将要去烧柴的时候手却突然被李凌抓住了,她的心“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看到李凌一双真诚的眼睛开着自己,她反而心安了。 “嗯”。冯蘅轻轻的答应了一声,将手抽了出来说道:“我的老爷,你还是先出去吧,我正要给jiejie炖鸡汤呢!”。 她不由分说的将李凌推出了厨房,他在这里,自己根本无法专心做饭。 “多做一点,大家人人有份儿!”。各地的补品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单单杨颖一人的确是吃不完。 “夫君,这些鸡汤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哪里喝的了?”。杨颖揉着圆圆的肚子向李凌说道。 冯蘅熬的汤实在是太多了。 “要不就将这些鸡烫送给宁王妃一些吧!”。 李凌对海月儿肚子中孩子的父亲心知肚明,他比海月儿自己都了解的清楚。 李凌自然是要对海月儿多加照顾的。 宁王闻听说李家的丫鬟前来王府求见,他心里很是高兴。 这些丫鬟都是宁王为李凌挑选的,当初说的很清楚,李家有大事的时候她们必须来王府禀报。 “王爷,李凌的夫人杨颖也被检查出怀了身孕,至今已有三个月了!”。丫鬟小心翼翼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宁王。 她是来给王妃送烫的而不是来泄密的。 丫鬟们虽然出身宁王府,但是却对宁王没有丝毫好感,若非情非得以她们是不会出卖李凌的。 “什么,杨颖也怀上了孩子?”。宁王听到这个消息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 海月儿说的很清楚,她当时的确是给李凌下了药,不过他并没有要教坊司的姑娘,而是和身边的一位女扮男装的姑娘进了房中。 如今推测起来这位姑娘必然就是杨颖。 “还有其他消息吗?”。丫鬟依然提着食盒站在那里,一点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这种情形立即就引起了宁王的警觉。 “回王爷,李......,李凌让我给王妃带了一些鸡汤,我这才有机会来王府......”。 丫鬟战战兢兢的回答着,她很害怕冒犯了宁王。 “鸡汤放下离开吧!”。宁王脸色阴沉的说道。 小丫鬟不敢多言,向宁王行礼后离开。 宁王一直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丫鬟身上,直到他走远了,宁王拿起放在桌子上的鸡汤闻了闻。 这鸡汤的确是很美味,还冒着热气呢! 李凌为何对海月儿如此殷勤,难道两人之间的确是有jianian情? 宁王的脸狰狞起来,他一把将鸡汤摔在地上:“贱/人,我让你喝鸡汤!”。 小八在城外训练新兵,转眼一个月过去。李家军依然没有外出剿匪的意思。 宁王坐不住了! 这一个多月以来,新起的贼匪越来越多,他们越闹越大。 许多乡绅名流被土匪打劫,家中被洗劫一空,甚至有些乡绅因为藏匿财富直接被土匪们杀害。 乡绅们的求救信一封接着一封,若是宁王再不管,江西可就完了! 江西是宁王的根基,他们在此经营了四代,怎么不会轻易的放弃? 宁王立即知会了李凌,不但要李家军尽快的剿匪,还要大昌钱庄立即开始赈灾。 这些条件都是李凌答应过的,他岂能反悔? 江西遭了大灾,大昌钱庄岂能坐视不理?赈灾是一定的,但是李凌却不想仅仅发点米粮了事。 大昌钱庄要做的就是“以工代赈”。让老百姓逐渐自食其力。 这次水患的主要原因就是此地山地林立,而且江西境内的水利不便。 大昌钱庄所要做的就是让一些有能力的人在此地开凿沟渠,疏通水道。 另外大灾之后土地多有荒芜,钱庄在各个乡镇大肆收购价格低廉的土地,将他们种上玉米和红薯等作物。 如此多的土地自然是需要佃户的。 李凌所想的是通过这次赈灾将民心彻底的笼络过来。 民心所向,再加上手中有强大的武力。宁王就是想造反也翻不出大浪来。 “大人,宁王的意思是让我们只管剿灭新兴的盗贼,不知道我们可要按照他的意思做?”。 几千李家军即将出征,小八自然要过来聆听李凌的教训。 “我李家军又不归属宁王管辖,哪里需要他来指手画脚?但凡是土匪山贼一律剿灭之!”。 李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匪徒清理干净。尤其是那些早早就当了山贼的人,他们十之七八都和宁王1有勾结。 将这些人消灭就是打掉了宁王的爪牙。 “是大人,我明白了!”。 李凌的命令小八自然完全执行。 李家军一贯以使用火器闻名天下,但是大多火器都留在了西北,大昌钱庄也不过给他们运送过来几架大炮,炮弹也不是很充足。 就凭这些小八认为足够了。 若只是土匪,只要李家军的军马一到他们就自动投降,根本用不着火炮。 尤其是刚刚揭竿而起的灾民,他们听到大昌钱庄在南昌附近赈灾的消息,他们立即放下武器到南昌城去了。 李家军只要是针对那些不肯放下武器的劫匪。 只要他们顽固抵抗,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