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话 双雄 (第2/2页)
。 “哎呀,孙总啊,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果真是青年才俊啊……” 大胖子一口粤式普通话的口音。 旁边富隆代表向孙晨介绍,“孙总,这位是我们富隆地产集团的董事会主席许阿成,许总。” “久闻大名啊许总,富隆集团可是咱北京地产界的航空母舰啊!”孙晨自如的说着场面儿话。 杜斌站在孙晨身后差点乐出声,心想这么大的我一个老板,居然叫这名字。 “哎呦,哪里哪里啊,孙总的云鼎轩也是咱北京城的餐饮风向标啊,哈哈哈……” 孙晨和许阿成一起大笑。 “二位老总坐下聊吧。”富隆代表招呼道。 孙晨秘书出去安排上酒上菜。 菜品很快上齐,都是这个酒楼拿得出手的看家菜,满满摆了一桌子,两瓶二十年茅台开了封,服务员满桌子转着倒酒布菜。 孙晨和许阿成挨着坐在一起,聊了些时事政治,军事历史,时不时两人会心一笑,好不开心,桌上的其他四人静静听两位老板的说笑,陪着附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阿成余光扫了一下孙晨脸色微红,看来酒劲已经上来,当下便话锋一转。 “孙总,我听手下的人说,你们云鼎轩现在也开始搞房地产了?而且第一个项目就想拿桃花峪,这样会不会胃口太大了点儿呢?兄弟开玩笑,开玩笑啊……哈哈哈” 许阿成说完,又自我解嘲的打圆场。 旁边两个富隆代表也跟着皮笑rou不笑。 孙晨见许阿成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说道:“哦对!没错!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我孙某人对地产是个外行,我手下人说桃花峪项目潜力大,我就放手让他们去干。许总的消息可是真够灵通的啊,地产圈的事儿都逃不过你的法眼啊……” “呵呵过奖了。可是孙总,桃花峪这个项目是我们富隆集团先投的标,而且前期调研和测量已经花费了大量资金。您这冷不丁的一介入,我觉得恐有不妥吧。” 许阿成的左手又开始把玩那两颗核桃,在手心转来转去,发出清脆的声响。 杜斌面无表情,淡然的看着富隆公司的人。
孙晨的秘书见气氛骤然变得有些尴尬,连忙说到,“许总,我们云鼎轩刚开始也没考虑那么多,就是觉得这个项目出于环保和……” “你配和我说话么!我问你了么!” 许阿成突然变脸,噎的秘书脸一青一白,十分难堪。 杜斌的脸也沉了下来,静观事态变化。 对面的富隆代表,顺势也理直气壮的拔了拔胸脯。 孙晨看了一眼秘书,又转过头看着许阿成,依然保持微笑。 “许总不必生气,我手下的缺少点儿礼数,这个由我回去教育,不劳许总cao心了啊!” 孙晨看似是微笑的说出此话,可谁明白,这话极具分量,那潜台词就是警告许阿成,这是我的人,你没有资格教训。 许阿成当然听出来这话里的火药味儿,当即发出几声杀猪般的笑声,极为尖锐刺耳。 “孙总果然是性情中人啊,哈哈……但就是不知,孙总对桃花峪招标有几成把握呢?听说这个项目的准入门槛那可是很高的啊,没有三亿左右的前期资金,即便就是竞标成功也无济于事啊。” “我还是一一回答许总的问题吧。”孙晨用餐布擦了擦嘴,掏出自己的雪茄,杜斌眼疾手快的给点上火。 “首先,我觉得我们云鼎轩竞标桃花峪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们一不违法违规,二不投机取巧,我们所做的一切手续都是按照正常程序来走,每个环节都见得了阳光,都能够拿到桌面上来论证。” “其次,许总您刚才提到的前期资金需要三个亿,这个数字不对。” 许阿成眉头一皱,“哦?那孙总觉得应该是多少?” 孙晨伸出食指,比划出一字。 “一亿元,足够。” “哈哈哈……孙总真会开玩笑。” 许阿成的笑声又开启了杀猪模式。 旁边两个富隆代表也陪着笑。 杜斌瞪着他俩怒目而视。 “孙总,你是知道的了,我们广东人做生意从来都是大手笔,大兵团作战,小打小闹的我们看不上的啦。桃花峪那么好的一块地,开发成高档住宅区,没有三个亿根本不可能开工的啦……”许阿成。 孙晨淡淡的说到,“在我的规划里,桃花峪是以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为主,它是不可能成为别墅区的,所以也根本用不了三亿。换句话说吧,三亿元我要筹出来也压力不大,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是理念的问题,是这儿的问题。” 孙晨说“这儿”的时候,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许阿成停下手里的核桃,沉下了脸。 “这么说的话,孙总是打算和我们富隆集团玩到底了?” 此话一出,酒桌上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薄薄一层阴霾。 “许总,这话怎么说的。你是广东人,我是唐山人,咱俩没有私仇。你们富隆靠地产起家我的云鼎轩靠餐饮发展,也没有公仇。难道我们双方就为了一个正常的项目竞标,就要闹得眼红脖子粗么?哈哈哈……不至于不至于……” 孙晨叼着雪茄谈笑风生。 许阿成点点头,也干笑两声。 “孙总可真是好口才啊!但不管怎么说,我有义务让你知道,桃花峪这个项目我势在必得,也一定能够拿到。这其中因素不光是设计方案和资金水平,我劝孙总还是趁早放弃,去考察一下别的项目吧!” “呵呵,如果许总的规划能够保住桃花峪的环境,能够保护当地村民的利益,别的项目我都懒得考察,直接就把地产公司关了,还专心做我的餐饮连锁。里可我知道你不会这样做。” “另外,你们富隆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竞标信心,其原因我也略知一二。富隆是如何一步步从小施工队走到今天的,是靠谁在背后推波助澜的,许总,你以为我不清楚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