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人_第二百三十七话 用心良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话 用心良苦 (第2/2页)



    苏达同学已经早早就在车站附近等候,贾小涛电话挂掉没五分钟,一辆黑色的宝马车就停在了母子俩的面前,从车上下来一个胖乎乎的年轻人,和苏达年纪相仿。

    “小涛是吧,我是苏达的同学,我姓朱,你就叫我朱哥就好!来上车吧!”

    朱哥伸出胖乎乎的手,接过母子俩的行李,塞进了后备箱。

    这并不是贾小涛母子第一次坐“豪车”了,在北京的时候,杜斌每次出门接送要不开的奥迪,要不就是项目组的奔驰,昨天清晨送母子俩去西客站,杜斌开的就是奔驰。

    但这里不比北京,这座晋东南的小城市,人口不过三四十万,从城北到城南,出租车十分钟就能开到头儿。

    毫无疑问,这么一辆宝马车,在这个地方是多么显眼和醒目。这也是母子俩第一次在自己老家的土地上接受如此高规格的“礼遇”。

    朱哥为人善谈,谦和,一路上和后座上的母子俩用家乡话聊得甚是开心,有时候逗得母亲捂着嘴直乐。

    宝马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车窗外的风景渐渐熟悉了起来,贾小涛已经看见了乡政府的牌子。

    “妈,咱快到家了!”

    母亲点点头,伸手抓住了儿子的手,申请反而显得有些不安起来。

    贾小涛知道,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在村子里无依无靠,还时常对遭受别人的非议和白眼,这样母亲很是伤心,故此,母亲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反而产生了一种既渴望,又恐惧的复杂情绪。

    朱哥按照贾小涛的指引,宝马车开上了通往村口的柏油路。

    汽车开进村口儿的时候,已经接近十一点,村口儿的空地上晾晒着成片成堆的玉米,还有七八个中老女妇女聚在一堆晒着太阳聊着天,几个四五岁的孩子嬉笑打闹,在人群中跑来跑去。

    看到黑色的宝马车缓缓开了过来,妇女们都停下了谈话,纷纷朝宝马车里看去,有人眼尖,认出了车后座上的贾小涛母子。

    “哎哟哟!这车后面坐的不是老贾家的人么!”

    这话一出口,其他的妇女立刻来了精神头儿,纷纷定睛望去。

    “还真是!老贾家那小子也回来了,这可是好久都没见到他了……不是听说去北京发财了么?卡莱还真是赚到钱了啊……”

    车刚刚开过去,“妇女大会”就已经开始了,几个孩子高兴的追着宝马车屁股跑去。

    宝马车继续朝贾小涛的家缓缓开去,途中路过的村民家门口,都能“碰巧”遇见磕着瓜子和端着饭碗出来看热闹的热心人。

    贾小涛嘴角轻蔑的上扬了一下,抓紧了母亲的手。

    “朱哥,就是这里了。”

    贾小涛指了指眼前这间最不起眼的院子。

    朱哥把车停下,下了车,深了个懒腰,把后备箱的行李取了下来,交给了贾小涛。

    母亲拉着朱哥的手,非要让他进屋协会,烧点水,喝几口茶水。

    朱哥婉言谢绝,说还要回市里去照看自己的生意,和母子俩寒暄了几句,驾车离去。

    母子俩站在院子前,目送宝马车远去,知道消失在村口儿的柏油路尽头。

    等母亲打开院门,准备进屋的时候,贾小涛无意中看见,不远处的几户村民正探头探脑的看着自己和母亲,好像又在指手画脚,小声议论着什么。

    贾小涛鼻子哼了一声,喃喃道,“闲的没事干!就对别人家好奇的很……”

    母亲反问,“小涛,你说啥呢……”

    “哦,妈,没事,走!回家吧!”

    说着,母子俩提着行李进门回了家。

    回到家,母子俩简单把行李收拾完,母亲进到厨房做了顿贾小涛最爱吃的rou丝儿焖面。

    刚吃过午饭,贾小涛就接到了苏达打来的电话。

    “小涛,老朱把你和阿姨送到了吧?路上还顺利么?”

    “达哥,多谢你的朋友朱哥,人家大老远的给我们送到家,连口水都没喝,人家就走了!我这心里还真是过意不去呢……”

    “不必多想,都是自己人,到家就好。”

    “达哥,谢谢你!我知道你让朱哥送我和我妈的意思,我明白。谢谢你!”

    苏达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

    “谢什么,你和我之间不说这个,对了,我吩咐你一件事儿,你无比给我办到。”

    一听苏达要给自己不知任务,贾小涛立刻来了劲头儿。

    “达哥,你说吧啥事儿,要不我明天就坐火车回北京!”

    苏达在电话里呵呵笑了两声。

    “不是让你回北京帮我,你在家里就能做到。你听好了,你的存折上,我已经给你汇入了两万块钱。这两万块钱是干净的钱,是我个人的,所以你放心使用你不必和我推辞什么,我作为大哥帮你是应该的……”

    贾小涛一听就沉不住气了,“达哥!你给我汇钱干嘛啊?!我身上的前够用!你还给我买的手机我还没开封呢!”

    “小涛,你听我说,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和你母亲好,听我仔细说!”

    贾小涛安静下来,静静听着。

    “这两万块钱中,你拿出五千去镇上买点礼品,再找家好些的酒楼订上两桌酒席,我估计老家的消费水平,这五千干这些绰绰有余。”

    “达哥,我……我不太懂,订酒席……”

    “对,订酒席,我要你出面,去邀请村子里一些年长的,有些威望的人,让他们务必赏光赴宴。当然,按照我对老家人的了解,有人请客吃饭喝酒,他们没有理由拒绝,也不会拒绝。我两年没回家了,但这五千块钱做这些事应该够用了……”

    贾小涛有些不乐意,追问道,“达哥,我请他们干嘛?我又没有事去求他们,何况我家出事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一个人帮过我和我妈啊……”

    “小涛,你是个成年人了,就要用成年人的思维来办事。让你出面去邀请他们,是因为你现在是你家唯一的男人,你今后要为你们老贾家争口气,长点脸,邀请这些乡绅吃饭,不是求他们办什么事,而是要向他们传达一个潜台词,那就是你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有能力去照顾这个家,也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母亲。这既是礼节,也是一种变相的警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