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云波暗涌,登基后的首战(七) (第2/2页)
几个乱入的武将就可以补偿的。 “呵呵,这么想来朕倒是有点对不起曹老板了!”徐珪哂笑一声,就不再多想,歪着身子躺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报,启禀陛下!” “嗯?”听到这次的声音不是太监那种尖锐高亢的嗓音,而是士兵那种短促激昂的声音,徐珪立马神情一凛,端正坐姿。 “陛下,探马来报,袁术大军已经行进到合肥,距离此地大约300里!” “哦?”徐珪猛然站起来,想不到袁术这么猴急,这才过了几天,居然已经这么近了。 “可知道军队大概有多少啊?” “回陛下,大约有15万!” “什么!这么多!”徐珪大惊,居然派出十五万军队,要知道根据前不久的密探,估计他也就大概十余万的样子,这才短短十几天,就多了几万人,还不包括他留守寿春的守军,想到这边,徐珪不免生疑。 “你的探报可否准确?” “在下保证误差不超过一万人!” “嗯,传令下去,召集群臣前来议事!” “遵命!” …… 半个时辰后,城中所有文武一同赶来,徐珪神情严肃,凝视着众人,缓缓开口:“逆贼袁术不顾天道,逆天而行,谋逆自立,方才探马来报,袁术大军已经行进到合肥,即将进入我军境内,各位有何看法呀?” “陛下,合肥往东便是庐江郡,那里有徐达大都督镇守,想必袁术暂时难以通过。”太尉黄琬拱手道。 “可是袁术大军有足足十五万人,而徐达将军所部也就不过万余,这可如何抵挡?”王允担忧道。 “司徒大人勿惊,徐达大将军治军有道,深谙战略,仅凭伪帝袁术的人马,在短期内绝对不会造成威胁的。”黄琬分析道。 “黄太尉言之有理,”荀彧出列,拱手道,“而且袁术军队一路远行,必然疲累,劳累之军如何士气高昂,陛下,如今我等可以派一支军队前往合肥,越快越好,争取在扬州境外与之作战,免得扰乱民生。” “嗯,丞相言之有理,不仅心思缜密,而且忧国忧民,朕没有看错人!”徐珪赞叹了一声,就吩咐下去: “岳飞!” “末将在!”一身银色盔甲、器宇轩昂的岳飞出列拱手待命。 “本次作战,朕命你为主将,统领大军7万,前往破敌,你可有把握?”徐珪眯眼询问。 “陛下,末将尽力而为!”岳飞声如洪钟,态度无比坚定。
“陛下,岳飞此前不过一名偏将,如今一跃而成为大将军,众人多有不服;此次又担任主将,而且以敌人之半数军马迎敌,这是不是……”袁逢欲言又止,眼中满是对岳飞的不信任。 “呵呵,袁司空,当初朕任命岳飞为大将军的时候就已经说过,朕相信他的才能,你就拭目以待吧!”徐珪说完,看向岳飞。 “末将必然不负圣上所托,击退逆贼!”岳飞猛然跪地,用行动表现出决心。 “好!”徐珪一拍龙案,肃声下令:“逆贼袁术远道而来,欲行不轨之事,朕如何能忍!” 顿了顿继续道:“荀爱卿!” “微臣在,”荀攸出列,拱手待命。 “你速通知鄱阳太守高宠、临川太守杨业、丹阳太守王彦章各率本部人马前来报道,随军出征!” “是!”荀攸领旨,先行离去。 “李存孝!” “末将在!” “朕封你为定淮大将军,担任先锋,为岳飞将军开路!” “遵命!”李存孝领旨退下。 “秦桧!” “微臣在!” “你担任岳飞的参谋,能否胜任?” “微臣领命!”秦桧淡定无比,那种沉稳似乎很让人放心。 “嗯,无事了,退朝!” “是!” ……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徐珪叫来冷夜,将袖袍里的一个小纸张掏出,递给他,吩咐道:“你速去将此物交给岳飞将军!” “遵命!” …… (最近又开始修改前面的章节了,因此更新的字数会稍有下降,不过也没有减少多少,以前是每天两章5000字,现在一章4000多字,各位多多担待!下面附上徐珪势力的地盘及官职。) 武陵:太守:巩志,将领:邢道荣, 桂阳:太守:廖化,将领:周仓, 零陵:太守:刘度,将领:刘贤,杨龄,潘龙, 柴桑:太守:李世民,将领:孟良, 庐江:太守;徐达,将领:李文忠,冯胜 丹阳:太守,王彦章,将领:索超, 吴郡:太守;陈庆之,将领:宣赞 鄱阳:太守:高宠、将领:尉迟恭, 临海:太守:花荣、将领:赵牧 豫章:太守:杨志、将领:岳飞 临川:太守:杨业、将领:杨再兴 庐陵:太守:徐宁、将领:魏延,许褚 建安:太守:尉迟恭将领:甘宁,太史慈 司徒:王允 太尉:黄琬 司空:袁逢 荀彧:丞相 荀攸:御史大夫 太常:刘晔 光禄勋:林冲 卫尉:空缺 太仆:和珅 廷尉:包拯 大鸿胪:空缺 宗正:王朗 大司农:鲁肃 少府:李世民。 京兆尹:郭嘉,戏志才。 鲁智深为国师,罗士信为住持,李逵为方丈。 徐达:大都督 周瑜:副都督 岳飞:大将军 骠骑、车骑、卫将军:空缺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高宠、杨志、王彦章、花荣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杨业、尉迟恭、陈庆之、许褚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李文忠、冯胜、杨再兴、赵牧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索超,魏延,甘宁,太史慈 周侗:太子武师 金枪班教头:徐宁 宣赞、孟良,周泰、蒋钦、李长庚、檀道济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 李时珍、皇甫谧:太医 金大坚与萧让留在宫中,随时听任调用; 汤隆,负责兵器的打造。 冷夜、吴道:禁军副统领。 李存孝:定淮大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