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曹军计略,战后封赏 (第1/2页)
“嗯?”曹cao瞥了一眼程昱,抬高音调疑问,“二十万?即便我带出全城兵马,恐怕也不够他们看吧?” “主公,”程昱拱手,“自从张角等人殒命后,黄巾军便少有精锐,如今的黄巾军已大不如前,不少人乃是村中闲夫,多是被黄巾余党蛊惑而参军,并没多少战斗力,且也并不是那么的死忠,而我城中多是精锐,更有伍天锡将军等猛将,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主公击破管亥,其余贼党便不攻自破!” “程先生所言甚是啊!”伍天锡两眼放光,前不久的惨败还刻骨铭心,胸中积满了怒火,就等着发泄,现在最想做的,便是进行一场屠杀。 “是呀!主公出兵吧!”其他武将大多附和,的确,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计策,既能扩充兵力,也能唤回军心,何乐而不为呢? “何以见得?”自从经过了袁绍反戈一击的事件后,曹cao变得谨慎多了,只要有什么事,都一定会自己思量再三后决定,听了程昱这么说,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连声赞同,而是提出疑惑。 “主公,黄巾贼党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农民,我军铁骑突入,斩其贼首,剩下的岂能不降?”程昱道。 “呵呵,仲德呀,你说我这只带领五千余人,去破对方二十余万人,可能吗?”曹cao闭眼大笑,笑声中满是不信。 “主公呀,黄巾孱弱,一击必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见曹cao不信,程昱急了,连忙劝谏。 “哈哈哈!先不要说那是二十万人,就算是二十万个面团,都要给我的将士们啃上两三天呐!”曹cao终于睁开了眼睛,说出了自己的顾忌。 “这……”曹cao的这番话,看似诡辩,可又很有道理,程昱竟然一时难以反驳。 的确,就算曹cao倾巢而出,打足了也就5000人,而那二十万黄巾即便真的是曹cao所说的面团,那平均下来就是每人40个面团,而这面团,就是徐珪发明的大馒头,每人40个……想想都觉得饱了。 “仲德啊,我看此事,还要从长计议啊!”见程昱哑口无言,曹cao便不再多说,他又何尝不动心?二十万兵源,就算只能招募十分之一,那也有两万人呐!只是自己惨败一场,输怕了,这场战斗就像是赌博,赌输了,自己恐怕就要从历史上除名。 “主公,我看此事可行。”突然一直默默无言的房玄龄开口了,自从来到曹cao帐下,他几乎没怎么开过口,现在这一声,大有一鸣惊人的意味。 “哦?先生有何见解?”对于房玄龄的开口,曹cao颇感意外,倒要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主公,北海孔融,为人谦和,君子之名传扬海内,虽然兵马不多,却也有万余人,而管亥贼众聚在青州,距离北海最多五十里,主公可派人传书一封,联合其人,相约夹击黄巾,再用程先生的擒贼擒王之策,贼军必破!” “!”听房玄龄这么一说,曹cao倒是有些心动了,孔融孔文举,是个出了名的老好人,从小就谦让,作为一方太守后更是成为了翩翩君子,想必自己只要有求,他必定会答应。 “哈哈!此计甚妙!我怎么就没想到孔让梨呢?二位先生真是曹某的智囊呀!”曹cao大笑,把两人夸奖一番,当即点兵,带领伍天锡、典韦、董平、夏侯兄弟往青州进发,进行扩充兵源之大业。 …… 两天后,建业。 “恭迎圣上!”徐珪还没入城,城内大小官员就远远地迎接,夹道两侧,更有无数百姓,仰天高呼,热烈欢迎。 “陛下果然深得民心,看来我选择陛下一点都不错。”看着这一派喜庆的景象,陈公心中默念。 离开袁绍,投奔徐珪,这种背主的行为等同于叛逆,但不知为什么,徐珪没有提这件事,而陈公自身,也觉得无可厚非,只有袁绍还被蒙在鼓中,以为陈公真的只是看望自己的‘伯父’。 进入城中,在冷夜吴道以及赶来的禁军护送下,徐珪前往皇宫,坐到自己的龙椅上,感受着久违的霸气,俯视着朝堂下一群文武,清了清嗓子,便朗声宣布:“此番作战,全军将士个个勇猛,理应有赏!” 顿了顿,思量了片刻,继续宣布:“李存孝所向披靡,恶斗李元霸,力败巨毋霸,一骑当千,突入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当属首功!李存孝,听封!” “末将在!”李存孝领命而出,拱手待命。 “朕加封你为镇淮大将军,依旧担任岳将军的副手,有事可以与他商量。” “遵命!多谢陛下!”李存孝跪拜。 “平身!”徐珪手一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