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见道人 (第1/2页)
甄家。 甄洛出身大户人家,父亲名逸,官至上蔡令,膝下有三男五女,甄洛最小。 甄洛出生在黄巾起义前一年,现在只有十岁。 这是陈翎在酒席上,向那酒家打听来的。 酒家姓甄,名唤闲,是甄逸的族兄。 甄逸是甄洛之父,汉太保甄邯的后人。 甄洛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 甄闲在酒酣之际,向陈翎透露出这些私密事情来,陈翎听闻,心中则暗道,刘良看甄洛面相之时,袁绍尚在,才会如此言称。 辄而又一思,不对! 甄洛乃是曹丕之妾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后才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的,如此一来,刘良并没有说错。 喜宴中,陈翎有些感慨,夏侯恩大婚了。 自己与夫人夏侯氏为之劳心费力,迎娶来的是一位长辈! 原本应该承受“三拜”之礼,现在只能… 罢了,罢了! 多想无益,不如且饮,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是夜,陈翎大醉而归。 睡梦中,陈翎感觉如有温玉在怀,醒目睁望间,只有夏侯氏在侧,并无其他,睡意沉沉,陈翎没有多想什么,反转了一下身体,接着继续卧眠。 翌日凌晨,陈翎口渴难熬,见夏侯氏睡意正浓,不忍打搅到她,乃蹑手蹑脚下了地,出到外间,正准备轻唤仆人进来服侍,忽一阵阴风吹来,迷的陈翎睁不开眼。 待这阵风过去之后,陈翎挥手驱散晨雾间,忽见一似曾相识的老道含笑盘坐在侧。 看着这个捋须微笑的老道,陈翎不知为何,迷糊中脱口问道:“你是南华、左慈、于吉?” 老道不答缓慢说道:“老道刚从许都过来,曹cao已收复许昌,刘备退回汝南,马腾则回转洛阳,陈翎,此一事于你不利呀。” 陈翎怔怔呆愣了半晌,这才反应过来,说道:“许都在千里之外,你这老道…” 陈翎神情似有怀疑,老道见之不满,言道:“道家术法之玄奥,岂是你能揣摩” 陈翎听得老道所言,自嘲一笑,还稍有一丝迷糊的心中,对此景此情有种不真实之感,问道:“道者既不自报来历,待我猜上一番如何?” 老道颔首,静等陈翎开口言说。 陈翎沉思半晌,言道:“左慈,丹鼎真人,看汝身无片物,肯定非是他。” 老道白眉间一丝惊异之色闪过,不为陈翎所察觉,老道心中暗暗道着,原来左慈这个小家伙于丹鼎一术有所成就,呵呵…呵呵…,老者想到妙处,轻声的笑了出来。 看觑了老道一眼,不知他为何发笑,陈翎扶几继续说道:“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其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 陈翎说道这里,仔细打量了老道一眼,摇头轻声说道:“不像,不像,…”随即沉思细想之。 老道听罢陈翎所言,脸上毫无颜色,实际心中怒道着,碧眼童颜,手执藜杖,碧眼童颜,手执藜杖!老道我有这么不堪吗? “于吉,相传就是为他所著,…”陈翎话刚刚说道这里,老道怒声疾斥道:“奉香、制符之辈,…” 突发现陈翎双目之间精光闪烁,老道收纳声息,展颜说道:“老道是何人,陈翎再猜亦不中也。” 老道说着,扶乩撒卜掷地,仔细的检视起来。 随着老道嘴中喃喃之语,陈翎有些发呆,那些卜卦之物,在老道瞬手间,就显露在眼前。 “陈翎,你知老道为何来此?”老道脸上挂着神秘莫测的笑意,看觑向陈翎。 陈翎摇头,以示不知。 老道捋须言道:“甄氏命相富贵,天生尊崇,有母仪天下之份,…”老道说道这里,见陈翎听自己所言没有惊奇之情,心中暗暗点头,接着说道:“因你之故,甄氏日后是否继续依然如此,老道已测度不定。” 陈翎点头,这是必然,若是自己能助主公吕布夺取河北之地,那么在这以后,势必会与曹cao相争于中原。待到那时,假使曹cao胜出,那么甄氏或还将为曹丕之妻妾,可若是自己主公能够击败曹cao,那么甄氏就没有此般机遇了。 看着陈翎明白自己所言,老道微微吁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若是他人,老道不会至此来与你详说,但甄氏不同。” 老道的话激起陈翎的好奇之心,乃问道:“这是为何?” “甄氏乃是老道所择弟子,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