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4章:知己知彼【求正版订阅】 (第1/2页)
下午,林阳给方晓冬打了一个电话,把自己跟杨培安初步接触得来的信息告诉了他。 第二天一大早,林阳开着王云飞的车,去宾馆接杨裴安。 坐进车里,杨裴安就去摸安全带。 等杨裴安系好了安全带,才仔细打量了一眼车,好奇地问林阳:“这是你的车?” “不是,跟朋友借的。”林阳边转向边说。 杨裴安随口接了一句:“那你的车呢?” 林阳笑了一下说:“我没有车,今天为了你,才特地跟人借来的。” 杨裴安听了,愣了好一会儿,不知道说什么好,本来还想问他驾照是不是也是找人借来的,想了一下,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林阳看了他一眼,以为他担心自己开车水平不行,笑着说:“别担心,虽然我自己没车,但是我有驾照,技术肯定没问题。” 杨裴安呵呵一笑,说:“看你开过来,我就知道,你的技术应该不错。” 一路上,两人边聊上海这个城市的建筑特色,边说一些美食特产、风物人情,越聊越觉得投机。 这是杨裴安第一次来上海。 之前对这座号称“东方巴黎”的大都市所有印象,都是从电影和电视新闻中得来的,比如周润、赵雅芝主要的经典电视剧,比如上海外滩,比如东方明珠塔、比如条南林大街,比如上海姑娘…… 如果说西安是一名沧桑的老者,沉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北京是一名欣荣的少年,继承了化传统。 那么,上海将是一名清逸不失高贵的女子,是说不完的的卓然雍容,道不尽的雅致风华。 五月的上海,天气是闷热的,天空湛蓝明媚,却弥漫着些许压抑。 习惯了杭州**辣的、单刀直入的烘烤,第一次来上海的杨裴安,感觉上海的天气,令内心烦躁不安,南京广场温度电子表的读数更是高达38c。看着皮肤白皙、淡定如常的上海俊男靓女,不得不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上海人讲究浪漫、品味与理性,这似乎成为了大城市人口的生活标准,在外滩边赏“万国建筑博览群”,清一色的哥特风建筑。 沉郁的颜色似是在倾诉岁月的斑驳,镂空盘花、木雕鎏金体现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而另一边的上海现代建筑群却是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高楼大厦比比皆是,鳞次栉比,杂乱却又整体。 东方明珠塔时代久远,风华却不减当年,仍然如其名一样,是一颗无法忽视的璀璨明珠。 坐在车里,看着路两旁风格独特的楼房,杨培安啧啧地说:“上海是个充满诱惑的大都市,难过有那么多年轻人前赴后继,都想留在这里扎根。” “林老弟,如果我没记错,你应该是广东人,对吧?” “嗯,是的,杨哥你没记错。” “那你有打算在上海定居吗?” “暂时没有在上海定居的打算,我个人比较喜欢广东。” “哦,我听说今年上海的房价快有15ooo了,你觉得下半年还会继续看涨吗?” 林阳想了想,说:“当然,上海房价是肯定会涨的,我记得,2oo1年那会儿上海才3ooo多点,2oo3年好像是7ooo多,2oo5年13ooo,到了今年,估计没有涨到2oooo是打不住了。” “能上2oooo这么夸张?”杨裴安显然是不相信了,却也没否定林阳的判断,转而说:“去年我听一个日本的jiejie告诉我,日本东京房价去年暴跌了3o%,她看着不断出现的返乡潮,再看看咱们上海依然坚挺的房价,真不可同日而语啊……” “没办法,世博会过两年就要在上海举行了,到时候房价肯定会继续涨上去的。” “房价再这样没完没了的涨,如果政腐没有调控好,估计会变成经济泡沫,说不定整个楼市都会垮掉。” “放心,除非国家经济垮掉,否则房价肯定不会垮的。” 林阳之所以敢这么说,除了有前世的记忆做参考,也是有一定经济理论道理的。 先,咱们中国的商品房不仅仅是房子本身,它还绑定了太多的公共服务,比如北京五环外晚上23:3o还有大量的普通公交可以坐,三线城市恐怕不行,这就是北京楼房的隐形价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