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 花灯 (第1/2页)
伺候太后敷了面膜,又给她留了几片,叮嘱季嬷嬷每天给太后敷一回,清韵就没事了,然后起身告退。∈♀, 楚北没让人来找她,应该还在御膳房商议事情,她自然不会去打扰。 宫里认识的人不多,只剩下皇后那里可以去坐坐了。 只是昨天进宫请安,皇后说这两日不用去给她请安,应该是身子不适,清韵不便去打扰,所以就漫无目的的在皇宫里转悠。 走过九曲回廊,穿过茂密树荫,见前面不远处有小桥和凉亭,清韵便迈步走过去。 还没走到桥边,喜鹊就伸手指着前面道,惊喜道,“王妃,有花灯呢。” 说完,又好奇道,“今儿又不是花灯节,怎么会有人放花灯呢,还点了蜡烛,就算要放,也该晚上放才对呀。” 有好几盏花灯,样式很精致,也不知道是谁放的,清韵就迈步上小桥。 刚走到最高处,就听前面有公鸭嗓音传来,带着怒意道,“好啊!总算让我逮着了,原来是你放的花灯!” 寻声望去,之见湖畔有人在拉扯。 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公公,拉扯的是个年纪不算小的嬷嬷。 那嬷嬷被抓了袖子,努力挣扎,可是那小公公是用了力抓的,嬷嬷根本就挣脱不开。 清韵站在没动。 那边又过来一个公公,瞧穿戴应该是个小总管,身侧还跟着个低眉顺眼的小公公。 见他过来。抓着人的小公公就高呼道,“高公公,我抓到放花灯之人了!” 看见高公公过来。那嬷嬷挣扎的更厉害了。 一不留神之下,还真叫她给挣脱了,看见她跑,两个小公公赶紧去追。 那嬷嬷是朝小桥这边跑的,只是太急了,在上台阶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裙摆。摔了一跤,又被逮住了。 而且这一回,那两个公公死死的扣着那嬷嬷。嘴里还放着狠话。 喜鹊站在一旁,有些替她担心,“不过就是放了两个花灯,怎么看着像是犯了死罪一般?” 她刚嘀咕完。那边高公公就走了过来。 正要数落那嬷嬷呢。一抬眼,瞧见清韵站在小桥上看着他们,高公公凌厉的脸色顿时一转,换了笑脸,殷勤备至的迎了上来,给清韵请安。 清韵看着那嬷嬷,笑道,“不过是放了几盏花灯。有必要抓人这么严重?” 那公公忙道,“回宸王妃的话。宫里严禁私放花灯,她犯了宫规,理当严惩,而且她放的还不是普通的花灯,那花灯是祭拜亡灵的,去年,也是今天,但是天气没这么热,才下过一场雨,风清气爽,皇上邀请宁王逛御花园,正聊到宁王寿辰,结果就看到了祭拜亡灵的花灯,实在不吉利,皇上当时动了怒,负责这一带的几个公公都挨了板子,可是一直没找到放花灯的人,原以为那人没胆子了,谁想到竟然又放花灯了,若不严惩,万一再冲撞了宫里的贵人,就不妙了。” 听到公公说那花灯是祭拜亡灵用的,喜鹊身子都哆嗦了下,她方才还想到湖畔,捡一个起来…… 清韵也没想到那花灯是用做祭拜的,也难怪不许人随意放花灯了,这要人人都放花灯祭拜,只怕整条湖都能被花灯晒满了。 虽然那嬷嬷瞧着可怜,清韵还想替她求个情,但此风确实不可长。 她转身要走,那嬷嬷就跪下道,“求宸王妃救奴婢一命。” 清韵脚步顿住,她敛眉了,“救命?” 不过是放了个花灯,不至于要她得命这么严重吧,最多杖责二十大板,以儆效尤就成了啊。 那嬷嬷连着求清韵救命,清韵就望着那总管公公了,“放花灯,会要她的命?” 总管公公点头道,“她私放花灯,去年就冲撞了皇上和宁王,依照宫规,她那时候就该没命了,已经容她多活一年了,宸王妃仁慈,但宫规如此……。” 其实,说来这嬷嬷与他还有点恩情。 因为他能得到这差事,还多亏了她,是她去年私放花灯,让前一任总管挨了二十大板,引发旧疾,扛了半年就病故了,要不然这差事还轮不到他呢。 但是她既然能给上一任总管惹事,就难保不会给他惹祸,有前车之鉴,他不得不防啊。 好在宸王妃心底良善,不然他今儿是难免受罚了。 清韵还真不忍心好好一条人命就这样没了,而且在她看来,放花灯真的不是什么大错,挨板子就算了,要她得命就太严重了。 她看了那嬷嬷一眼,道,“放了她吧。” 总管公公听得一愣,“宸王妃,这……。” 清韵望着他,语气平淡道,“不行吗?” 总管公公吓了一跳,连连点头,“行的,宸王妃给她求情,奴才怎么敢不放人。” 说完,赶紧给那两个抓人的公公摆手,让他们放人。 宸王妃那不是一般人啊,祭天是献舞献出凤凰异象来,大家都说她会是未来的皇后,将来这个皇宫都是她做主,放个丫鬟多大点事啊,就是皇上在,她替嬷嬷求情,皇上估计都会饶了她,何况是他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公公了。 清韵点头,摆手道,“下去吧。” 总管公公便告退,带着那两个小公公走了。 那嬷嬷跪在地上,想爬起来,只是脚方才崴了,有些疼,根本使不上力气。 喜鹊过去扶她,那嬷嬷有些受宠若惊。 喜鹊是清韵贴身丫鬟,若是在宫里,那就是皇后身边的女官了,她们平时连面都见不上。现在这样的人物却来扶她,嬷嬷觉得自己上辈子烧了高香了。 清韵站在柳树荫下,看着远处的花灯。问道,“去年放花灯出了事,我想你不会不知道,怎么还敢放花灯?” 这样不要命放花灯的,她还是第一次见。 喜鹊也纳闷,“你这是祭拜谁?” 嬷嬷苦笑一声,道。“我何尝不知道宫里不许放花灯,可我们家乡的风俗,女子必须要过六十岁寿辰。活着要大办,死后则要放花灯,尤其不是寿终正寝的,否则灵魂不会安息。去年祭拜的是我姑母。今年祭拜的是我娘,就是冒险,我也要……。” 原来是一番孝心,只是什么地方的风俗,竟然一定要放花灯。 喜鹊扶着嬷嬷坐下道,“你娘和你姑母是一天去世的?” 嬷嬷点头,眸光带着怀念道,“是同一天去世的。已经有三十六年了。” 喜鹊惊讶,她还以为去世没两年呢。没想到去世这么久了。 清韵站在,听到去世三十六年,她眸光有些闪烁,今天正好是先太子和宁王出生的日子,尤其宁王今年正好三十六岁。 皇宫里一连出生两位皇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了,普天同庆。 一般情况下,还会大赦天下。 这位嬷嬷的姑母和亲娘却在这一天去世了? 清韵嗅出一点不寻常的味道来,她问道,“三十六年前的今年,正好是先太子和宁王出生的日子,你姑母和你娘犯了什么错,怎么会处死?” 那嬷嬷听得一怔,抬眸望着清韵。 喜鹊也反应过来了,对啊,一般吉利日子是不见血的,见血不吉利。 宫里那一天犯了错的人,都会饶了他,若是要病死的,都会拉到宫外,不会让他们在宫里头咽气的,这位嬷嬷的亲人死的古怪。 见清韵望着她,那嬷嬷有些支支吾吾,“奴婢,奴婢不知道。” 见嬷嬷说话没底气,眸光躲闪,就知道她不是不知道,是不敢说。 清韵就笑了,“你不必隐瞒,我猜的出来,怕是与先太子和宁王出生有关吧?” 嬷嬷眼睛睁圆,直直的看着清韵。 清韵眸底笑意更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