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传旨 (第2/2页)
当加大力度实行啊。” “老师的是!” “孺子可教,哼哼,木鸟之事不必烦恼。鲁班虽是上古先贤,却也是天下至尊的治下子民。莫一飞天木鸟,就算是造出了覆国神器,那也得是我大周朝廷的东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他们还是会懂得,君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啊。而周康屑,更是不用放在心上,陛下只需下一道圣旨,他就会乖乖的将木鸟叫出来,否则,我大军即日开拔,定将他伏诛于断头台。” 周武思虑半晌,道:“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认为木鸟事,木鸟的制造技术才是正经啊。不如,将鲁班后人拉拢过来,为国所用如何?” “陛下圣明!” “那究竟怎样才能让鲁班后人报效于朝廷,交出祖宗技艺呢?这事怕是不好办!” 方孝孺脸色不爽的:“陛下怎可谋事先虑败?只需再出一圣旨即可!” “怎么写?老师教我!” “就,交出木鸟制造技术,可以让尔等在工部当差,赏赐铜钱十贯,粮食百担,天字号田地二十亩,京城房产一户,赏金腰牌一对,可自由出入皇宫,赐楠木椅一尊,上朝可以坐听皇命。” 周武还是有担忧:“木鸟毕竟是逆天行事,这些赏赐是不是有些薄了?” “哼,怎会薄了?陛下,木鸟技术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鲁班后人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据为己有?即使我大周朝廷不追责,鲁班后人也会被后世人戳脊梁骨的,会被万夫所指,孰轻孰重他能分得清楚。更何况,鲁班后人也只是后人,不过村野莽夫尔,赏赐过多会使其骄躁目中无人!”
“老师的有理。” 行了一礼,周武就开始拟旨了,给鲁班后人的圣旨是遵照方孝孺的话写的。但是给周康的圣旨,却刻意多给了一些好处,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要是态度过于强硬,怕是会适得其反,于是就比较婉转,还多了一些赏赐。 大意是这样的:哥哥念你在梁州苦心经营不易,特意在京城为你准备了一套豪宅,快放下梁州那贫苦之地回京城吧。赏赐你黄金百两,铜百斤,粮食四百担,可以增加府兵两千……听你梁州侥幸得到了鲁班木鸟,这不是你能拥有的,快交出来吧,不然,潼关十万兵马会将梁州拆散,哥哥这是保护你啊。 方孝孺看过圣旨后,不爽的道:“陛下何需对化外野王爷如此礼待?凭的辱没了九五威严,照老夫看来,赏赐一个没有,他敢不听,潼关十万驻军刚好北上梁州,将其押解回京,逃不得一个杀头下场!” “老师,这毕竟是学生的亲弟弟啊,唉,朕的心肠还是太过软弱了,终究是无法对他下狠手。” “陛下仁慈当得千古一帝,这传旨的天使就不要用太监了吧,鲁班也是先贤,用太监传旨显得有些不尊敬。不如,就让老夫的长子去梁州传信吧!” “再好不过了!” “……” 方孝孺的长子名为方刚正,字孝先,因为从被方孝孺着重培养,学问上颇有造诣,但脾气和性格也与方孝孺一般无二。 方刚正方刚正,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人如其名了,话做事从来不知道迂回婉转,毫不夸张的,他吐出的每个字里边都是带针的。朋友极少,根本无人能与他正常交往下去,但他却因此活的相当嗨皮。 听闻父亲为自己讨来这么一个传旨的差事,乐不可支。他早就看梁州不顺眼了,在京城的日子里,耳朵里每每都是听人吹嘘梁州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富饶,心里极其不平衡,一个化外之地,名声居然能传到京城里来? “父亲,孝先定将旨意带到!” “痴儿,不仅要将旨意带到,你还需要把事情办妥。为父不让太监去传旨的一个原因就是,太监只会收取贿赂,办不得一事情,怎有我等读书人能力大?” “谨遵父旨!” “去吧,即刻启程,飞天木鸟事关重大,务必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梁州!” “五天!” “为父相信你!” “有书云,父母在,不远游。儿子此去梁州千里迢迢,父亲,您一定保重身体,不要过度cao劳,等儿子回来再跪坐于您膝下,为您尽孝。”着,方刚正的眼眶居然红了! 方孝孺欣慰的笑笑,头道:“百善孝为先,你有此心,天下便再无难事!”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