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胆直陈 (第3/3页)
过于低估了流动性带来的危险,忽略了亚洲经济体收支平衡表固有的脆弱性,后者的表现就是资本的大进大出。当然,亚洲一些经济体自身也低估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无常;而‘华盛顿共识’甚至错上加错地信奉资本快速流动的经济效率,而忽略其带来的致命危害,从而给那些国际炒家获得了轻而易举的机会。而当这些国际炒家张开血盆大口的时候,这些国家却显得手足无措。所以对于这样的东西,思考而不迷信,才是客观的。与‘华盛顿共识’相反,我觉得的“网络理论”来说,那就是每个经济体的都是一个“网络节点”,经济体之间都存在着“链接”。在这样一个经济网络中,要实现网络的安全稳定。就不能仅仅关注某些节点,还要重视那些最脆弱易断的链接,理论是需要,但不能迷信。要抛弃理论教条,注重实效。在危机时期。介入是必要的,就像病人大病需要医生一样,不可能过完全依靠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这可以给结构改革留下时间来应对危机……
这次危机让我们思考,虽然全球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地向国际靠拢。但是,当一系列危机的爆发,让人们不得不再度考虑自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当一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受到威胁和破坏时,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扫荡,已经严重威胁过一些国家的经济安全。是不是还应继续奉行自由化? 我想着不言自明,这一次危机之后,在必要的时候入市干预,这将会成为不管是完全自由市场,还是有限自由市场的必然选择。” 陆政东知道港府最为担心的就是怕干预动摇了自由港的基石,他必须要在这方面多费口舌。不求一下说动,但求其思考。在对这方面将了不少之后,陆政东有吧话题转到香港的有利因素上: “香港的金融业有良好的监管和充足的资本,香港强大的银行体系运行良好,本地银行资本充足率高达百分之十八,坏账率只有百分之三左右,这是香港经济免遭崩溃的重要防护堤。而香港游充裕的外汇储备,即便是外资银行迅速从香港撤走了大量资金,但香港银行体系基本上仍能够维持不错的流动性。 而且资产泡沫之前,银行已将房地产按揭贷款的杠杆率从七成降到五成,建立香港按揭证券公司也增加了银行流动性。这些是基础,加上香港游充裕的外汇储备,有不少的中资企业,在反击的资本金上不成问题。 而且香港政府不缺乏进行cao盘反击的金融精英人才……等等等等因素,都决定了香港游反击取胜的保证,其实那些炒家再怎么使用障眼法,我们完全把纷繁复杂的反击简单化非常简单,那就是:在市场不稳定时,中央银行要充当最后贷款者,源源不断地注入流动性,以恢复市场信心。通常,中央银行是通过债券市场来调控流动性,这在这次行动中不是太适合,要采取对方意想不到的策略:大量买入蓝筹股。一方面,外汇基金的投放很快平抑对港币的恐慌性抛售。还有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反击,不能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该出其不意就要出其不意…… 另一方面,流动性的注入使市场利率大幅下调。即使是许多期货合约的到期日,尽管对方拼力一搏,但这样做股指依然保持高位,港币亦岿然不动,香港经济基本面良好,真正造成经济波动和联系汇率制动摇的原因就在于市场对香港的信心。因此,其反击策略一开始就非常清楚——维持市场信心。采用这样非常之策以求取得一石多鸟的效果。” 陆政东侃侃而谈: “当然在危机中评判孰是孰非很难把握。但基辛格曾说过,在危机当中,最危险的措施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反正统的政策,其实也是走出困境的良策,即便是来自“华盛顿共识”最优秀智库的意见,也不一定正确。因为他们讨论这些的事情,这件事还没有发生,而现在这件事发生了,那就必须以现在的实际情况去应对,这才是最大的良策,当然,反击也不是没有难度,那就是要掌握住节奏,要把握住反击的节点,反击,不但要维护香港经济的基本面,也要让那些贪婪之辈偷鸡不成蚀把米,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让他们长长记性!”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候,因为外汇储备是是香港老百姓汗水的结果,还有就是很多人的经济信仰是一个自由经济的政府在市场领域是不应该干预不应该插手的,港府向来信奉自由经济,自由经济是香港的基石。但是遭人cao控的经济不是自由经济?是不是就会动摇香港的基石,我想说的是,自由是不是没有边际的?当市场完全破坏了,就不能不思考这个信仰是不是要略微的修正?因为出现灾难性的后果这个受苦的不单是一个人,还有其他香港的市民。这是一个很痛苦的选择,但是再痛苦,也必须做出决策……” “我就讲到这里,由于没有丝毫的准备,我的表达可能有些凌乱,但并不影响我的主要思想的表达。” 陆政东的讲话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并没有人打断,甚至会场里安静得有些出奇。 显然,他的这一番长篇大论引起了与会者的深入的思考,当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除了得益于他是吴教授的弟子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预言者,这一点会给在座的人以极为强烈的心理暗示。他吧他想说的,能说的都畅快淋漓的说了,接下来就看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如何做出决策了。 陆政东觉得他今天违背了做官少言多做的做人原则,但是如果能够争取到一个更好的结构,他一点也不后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