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筑城 (第2/2页)
之余,他有时候也高兴不起来,忧心忡忡地琢磨着应对之道。 隔三差五便派人来上石达等人到龙都城一号院议事,商量着接下来怎么办。 有人劝文浩说:“文副教主,听说小脑袋领着一群残兵败将逃往了北境,咱们应该乘胜追击,在北境长城将他们彻底消灭,灭了这个心头大患,龙都城便能长治久安了。” 文浩问石达说:“石副教主,你怎么看?” 石达心里明白,只要这时候他也主张进攻北境,文浩肯定还得先派他去,这次去了再抓不住小脑袋,他还难免一顿皮rou之苦。 “奶奶的,现在在龙都城有吃有喝,活得跟神仙一样,我才不应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石达琢磨了一会,然后说:“文副教主,这时候北境严寒,天寒地冻,咱们这些人从来没有离开过香北山十里以外,对北境地形也不熟,仓促进攻,很难取胜,依我看不如先稳定住龙都城局势,布置好防守,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进攻北境也不晚。” 这些人心里也都是这么想的,没有人愿意进攻北境,于是纷纷赞同石达的主张。 文浩只好说:“既然如此,咱们先筑城防守,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再去攻打北境,斩草除根,杀了小脑袋。” 第二天,文浩下令重筑龙都城。 整个龙都城里忙活成一团,每天鸡叫两边,全城的人便打着哈欠爬起来,祭拜完天父,歌颂完教主,囫囵着吃点饭,便开始在工匠的带领下忙活着筑城。
文浩嫌龙都城的城墙还不够高,他命令工匠们新筑的城墙要比原来高了一倍。 忙活了一个月,龙都城新的城墙筑成了,果然别原来高处一倍有余。人站在龙都城里,抬起头来,如同井底的青蛙一样,只能看到头顶上巴掌大小的一片天空。 城墙太高,空气不畅,龙都城的空气粘稠得象油一样,悬浮在半空中的空气闻起来像屎一样。 城墙还遮挡住了阳光,在以后的日子里,冬天的时候,龙都城变成了一座冰库,整个冬天都看不见阳光,春暖花开时,南城门外的江水已经能泛舟,而龙都城里还是滴水成冰。到了夏天,江面上的风吹不进来,龙都城里便热得如同蒸笼一样。 龙都城的人苦不堪言,但是文浩却因为城墙本应该如此,只要这样才能抵挡住城外的敌人。 城墙修筑完毕,文浩命人在城墙之上每隔八尺就悬挂一面牛皮大鼓,每隔两丈便增加一座更楼,住在更楼里的巡城兵夜不闭户,卧不解衣,晚上不能点灯。 文浩又命令工匠们把龙都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重新改造。 以前龙都城宽敞的城门十分宽敞,可以容三辆马车并排进入。文浩嫌城门太宽,一旦城门失守,外面的敌人便会鱼贯而入,这样城内的守兵难以阻挡,所以他下令把城门堵得严严实实,仅仅留下一条窄道,狭窄到哪怕两个人都难以并行出入。 文浩骄傲地认为,有了这样的城门,敌人便不容易杀进来了。 文浩下令在龙都城外的空地上是挖掘了七八道深八尺,宽六尺的壕沟,这些壕沟一道接一道,每道壕沟下面都钉着三寸长的竹签子,这些竹签子的尖快得跟刀一样,人一旦跌倒下面,就会被扎成血窟窿。 两条壕沟之间相距一丈有余,上面也铺满了虎刺荆棘,因此上面寸步难行,越过壕沟只能依靠沟面上狭窄的吊桥。 每天不到日落之前,往日喧嚣的龙都城便变得死气沉沉,如同一座死城一样。 重筑龙都城中间,文浩吩咐人从王宫里请出来莲花教主,带着数百名扛着镐锹的教徒一起到了龙都城东的皇家陵寝。 这一次,天父再一次临世,宣布这块地方妖孽聚集,阴魂不散,只有捣毁这些陵寝,将妖孽的尸骨挫骨扬灰,才能让莲花教渡过难关。 莲花教主听了天父的旨意,一声令下,镐锹齐飞,将这座数百年的皇家陵寝夷为一片平地。 冬天过去了,文浩下了令,命令石达带上一半的兵力挥戈北上,讨伐躲藏在北境长城脚下的小脑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