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乡相见 道家禅语 (第2/2页)
?你们的爱心感染了我,我也想为这些同学尽一点义务,…” “刘婧,按这个电话号码联系一下‘爱心聋哑学校’的张校长,请她下午来疗养院,她不方便乘车,就让小孙用车去接她,庙里还有她的十几、二十位学生,下午也要来疗养院,…我想帮帮这些不幸的同学!” “嘻嘻,陈院长,你同秀英是老乡现在我们又认识了,疗养院缺不缺人,我们…” 聊得投缘,朱洁提到了工作之事,想开口相求又有些不好意思,碍口识羞地说了半截话。那么多患者拥在疗养院外,生意超好,想来职工的福利待遇也不会差到哪里,自然也动了心。 “哈哈,哈哈,都是老乡还有啥话不好讲?你们不辞辛劳、长期坚持为这些来自农村的聋哑孩子尽义务、无偿奉献已足以证明了你们的人品。有啥事尽管讲出来,只要能帮得到你们,我一定相帮绝不食言。想留在城里当老师,想去哪所学校任教让我这个老乡来想法替你俩办到,有如此爱心的人一定要得有好的回报!” “你是说在淮城我们可以随意挑选中学,就算是重点中学你也能办到?”朱洁惊喜地确认道。 这些日子来,心里早就选好了想去的几个学校也递交了求职自荐书,只是全被学校以不缺老师为由给婉拒。每年师大毕业的学生众多、僧多粥少,能在城里找一份教师工作已很不错了,就算再优秀、学习成绩再好也抵不过背后的人脉关系网。 “我看你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份工作能在淮城落脚就知足了,投了那么多的简历哪所学校答应接收我们?” 白秀英当即进行了阻止,哪能有如此高的奢求,随后很是无奈地说道,“说实在话,三年多来我们看着她们一天天地长大,对这所学校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只是,这所学校民政部门没认可也没有编制,连张校长她们也是靠退休金在维持,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极为有限,我们再有爱心、再愿意为这些同学尽义务,也总得吃饭、穿衣,维持基本的生活,…”
“没关系,回去合计好,想去哪里工作我一定替你们办到。不过,真心希望你俩能留在这所聋哑学校为更多有缺陷的孩子服务,…有你们的热情帮助,她们会感觉到社会的温暖、这世上还有真情、还有关爱她们的人,… 先不说这些,同学们都有些不耐烦了。既然有缘相识又是老乡,你俩就再别客气,带着同学们在景区里游玩,她们想吃啥、买啥、想怎样玩尽管随意,这次就让我这个老乡来做东。 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次不能陪你们,午餐就上缆车旁边的‘二嫂饭庄’吃,我已联系好了。这些钱拿来给同学们买小玩意,晚上在疗养院见,…”陈涛用信封包了一千元递给白秀英。 “这是我对同学们的一点心意,你俩替我来做,哈哈,哈哈,玩得开心点,回头我们再商量工作之事!”见她俩推辞不要,陈涛解释道。 …… “捐赠仪式的规矩真是多太麻烦了,都不知该怎么应付围在身旁的十几位道士了,…陈涛,你这后院真是雅致,完全就是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嘻嘻!” 在大殿举行捐赠仪式,面对捐赠金额达百万美金的施主当然不会马虎,该有的仪程全过了一遍,显得十分地**、隆重。时常主持这种仪式的钟住持等人早将这套程序记得烂熟,做得是有模有样,结束时还发给霍梦华施主一张烫金的‘道家居士’证书。 仪式毕,面向道家崇敬的三尊大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自家许个愿后在钟住持亲自陪同下来到了后院的贵宾室。对没经历过的俗家人来,**的仪式就是一次心灵的涤荡,又是在十几位道士的簇拥下,自然会显得有些紧张。 人与人不同,年轻貌美的霍家小姐既是大施主又是方丈的朋友,那当然是相当客气更是无比的认真了。在‘清竹轩’品尝上等的‘三圣银芽’茶汤,钟住持等人告辞后霍梦华吐了吐舌头,算是彻底地放松了下来。 捐赠行为并非是对寺庙众道士进行施舍、天见可怜,而是捐赠人向道之心的具体表现、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要弄清楚,即或寺庙没这笔钱也不会关门,该有的仪程做足也是在不卑不亢下进行的,更是讲了不少点化之语,能否听懂就看施主自家的悟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