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无畏舰时代 (第1/2页)
1903年,元旦。 青岛造船厂。3号船台。 一艘巨大的庞然大物一动不动停在这里。甲板上面满是一根一根的傻大黑粗的管子----这是由位于北直隶的某军工厂生产的4门305毫米主炮,在几个月前用专列拉到了青岛。 工人们在船上跑上跑下,在这艘艨艟巨舰下水之前对它进行最后一波检查。当然,船上的4门主炮,16门副炮除外除外,这群造船厂的工人兄弟可不懂这个。 船上不时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 过了半个小时,工人们一个个精神十足的跳了下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纯朴幸福的笑容。 “同志们,这次下水四旗级战列舰的意义极其重大。这是咱们大清帝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万吨级战列舰(虽然蒸汽机是德国的),对伪明的战略威慑很大,虽然现在陛下和伪明皇帝老将会面,但是,同志们觉得伪明的资产阶级敢和我们统一嘛?” “不会!”由于充满了高度纪律性而列队丝毫不亚于红军的造船工人们个个发出了喊声。 “那么,大家确定船上的部位都没问题嘛?” “没有!” “行了,在检查一遍吧,这可是陈主席亲自批的项目,咱们可不能辜负他老人家的愿望。” “陈主席才33,还没你大,你还说他老人家……” 工人们再次跳上了船,叮叮当当的检查了起来。 过了半个小时,工人们陆陆续续的跳了下来。不到三分钟,数百名工人就列成了一队,这其中不少人是超配的。为了培养更多合格的产业工人,北清超过一半的工厂都配了多一倍甚至两倍的人手。青岛造船厂作为30个国家级扩建项目之一,则更是直接多配了两倍半的人手。 “没问题的话,那就请各个部门的主任来签字吧。” 主任们很快排成了一队,一个个的在本子上歪歪扭扭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不少主任好几年前还是个文盲。自然字也不怎么好看,现代那些哀叹现代人写字丑的不过是个笑话------过去的人多数不识字,就是进入了20世纪的经过土地改革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大清帝国,她的识字率在1902年竟然才只有41%(1500常用汉字),而南明的数据更加坑爹,因为元老院可没有扫盲。所以1902年的识字率只有32%。现代人字再丑,总比不会写字,签契约画十字的屁民好吧?说到底,还是那群造谣卖国无上光荣的GZ在BB。 “李厂长,这船可以下水了不?”一个穿着65式海军礼服的大校军代表走了过来。 “可以了。” “那就尽快吧,海军的同志已经等不及了。” 没过几分钟,油脂就灌入了槽内,这艘排水量达到一万吨整的大舰缓缓的沿着滑轨滑入了大海,激起了连续不断的水花。 巨大的礼花在船的上空炸开。两边的工人和水兵们中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礼花的硝烟还未在空中完全散去的时候,海面上响起了巨大的突突声,一艘炮艇大小的船只飞快劈开海面从北面驶了过来,一个个穿着65式常服的蓝色水兵们从军舰的一侧飞快的登了上去。然后冲到甲板或者船舱,炮塔,迅速到达自己分配的岗位,随着船上连绵不断的急促的脚步声骤然间停止,在将近半个小时后,红海军彻底接管了这艘大舰。 随着最后一个工人向军舰招手的身影渐渐的沉入地平线下,红海军的第一艘超过万吨的战舰“红旗”舰以20节的航速驶出了造船厂。从此,世界海军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红旗舰(无畏舰)时代。 当天中午,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短途航行,大清红海军旗舰,第一艘万吨战列舰劈波斩浪的驶入了青岛胶南县(后世黄岛区)古镇口军港。 十二点整,古镇口两边一齐放出了一百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