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1888_第六十八章 征途(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征途(6) (第2/2页)

资料,南明要搞到简直是轻而易举。向小强正坐在一套昨天由元老院公款购买的别墅里,悠闲的喝着咖啡,靠在沙发上对比着两份年鉴。

    “粗钢产量:大明:703万吨,伪清:1026万吨……,生铁产量,大明:806万吨,伪清,1224万吨,化肥产量:伪清,870万吨,大明,442万吨………………纺织物:伪清,58亿米,大明,41亿米,粮食产量:伪清1。42亿吨,大明,1。13亿吨,工农业总产值:伪清:1500亿人民币(合37。5亿明洋),大明:21。8亿明洋,财政收入:伪清:520亿人民币(13亿明洋),大明:5。9亿明洋。……………………”

    向小强看来看去,愣是没有找到几个大明高的:除了橡胶,桐油和青霉素,钨之类的特产以外。

    最后,小强看到了列表的尾项:“军费:大明:1。6亿明洋,占财政收入27。1%,伪清,3。2亿明洋,占财政收入24。6%……”

    “这还打什么鬼啊?”向小强全身的金光仿佛黯淡了下来,他突然想起了一张穿越前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图片:一个护士给病人量体温,拿着体温计看数字,当看到温度的那一刻,那个护士的表情宛如一万匹草泥马践踏而过一样。随后,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卧槽,250度,治你MB啊!回家等死吧!”

    小强觉得,自己脚下的大明帝国,就是这个高烧250的可怜娃子。于是,他猛灌了一口咖啡。

    与此同时,在距离南京将近900公里外的北京,陈克来到了旧时空的前门。当然,现在,这里的前门已经被炸药炸的荡然无存了,在前门的原址上,矗立着一座由白色花岗岩筑成的石塔。这便是思雅妹子在大北京计划里提出的陈克思想塔了。

    陈克思想塔由主塔、三人群像、六幅副主题群像、两座亭阁和两个大型喷泉组成。高170米。其中,塔身高150米,塔身上半部前后各用汉字嵌有“陈克”两个大字。塔顶火炬高20米,下有有一直径8米的托盘,晚上火炬可以点亮,它象征着在燃烧的思想火焰。火炬台和火炬的重量达40吨。左右两侧以“降仙工业”、“合成氨”、“义务教育”、“赤脚医生”、“千里马”、“陈克同志清扫地球”为主题的花岗岩群像。

    主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火炬组成。塔身由经过研磨的白色花岗石砌成,前后各十节,左右各十节,合计四十节,象征陈克的四十寿辰。塔身表面面积6600平方米,砌石14609块,象征四十年的总数。夜间火炬可以点亮。长15米的献诗碑,背后有拱形石门,内部壁面由朝鲜,日本,俄国,法国,德国,瑞典,丹麦等国的石料组成。塔基左右两面是石雕花篮饰物。塔前有高30米,重33吨的一组塑像,塑有工人、农民立像,高举锤子、镰刀作前进状,大清劳动党党旗就是以此来做标志。

    由于陈克思想塔的占地面积太过庞大,后来不得不拆掉了正阳门的箭楼,在那里放上四座群像,面对陈克思想塔的主塔。这样,陈克思想塔便跨过了马路,把前门大街夹在了中间。

    陈克背着手,站在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这座大纪念碑下,沉思良久。

    “上去吧。”和十年前视察人民英雄纪念碑不同,这次,在陈克身边的只有几个警卫员而已。当然,广场上自然是布满了便衣。

    电梯缓缓的升了上去。大概过了快一分钟,陈克才终于从电梯里出来。

    冬日的朝阳洒在了塔顶,自然也照在了陈克的身上,陈克不禁脱掉了大衣,递给警卫。

    从塔上极目远眺,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整个北京城尽收眼底,不要说紫禁城和二环的一圈高楼大厦了,就连五环外的筒子楼,陈克都能隐约的看见。下面的汽车就像一个个蚂蚁一样在地上缓缓的爬行,行人则直接变成了一个黑点。

    忽然,身后的风变大了起来。陈克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被吹走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