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1888_第七十章 战争迷雾(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战争迷雾(2) (第1/2页)

    陈克带着一丝遗憾和解脱稳步走出了恩格斯的房间,不去打扰他老人家最后的时光。回到书屋后,陈克指示党校的出版社开始准备修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后世土鳖翻译的名作。恩格斯来到清国后,本身就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所以留给编辑组的主要也就是校对而已,毕竟,恩老爷子的中文还没有达到母语一样的地步,错漏是难免的。

    陈克刚回到丰泽园没多久,就收到了樊文岑转来的一份情报。这份情报是密布在南明军队中的探子们传来的,说南明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扩充情况,湖广,江西,福建的二十多个架子师几乎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满员。而且鹰厦铁路的客车和火车班次在前段时间也开始减少到不到原来的3/4。

    “这是要螳臂当车么?”陈克心下暗道。不过面上的表情却是纹丝不动,只是拿起了听筒。没过多久,常委和各部部长,都来到了丰泽园边上的一个小会议室。

    樊文岑先发言,陈述完了这份情报。并且拍着胸脯表示绝对可靠。

    “如果在明年或者后年要进行统一战争?大家认为,自己的工作会遭受什么问题?”陈克开始发问了。“不要去刻意隐瞒问题,统一战争是国战,是两个国力处于一个数量级的两个政权的殊死搏斗,要是不出现什么困难,反而说明下面有鬼------问题被隐瞒了。”

    陈克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陈克很少召开这种部长 常委的扩大会议,部长会议一般是政务院总理陈可逆负责的。常委之间倒是没必要说这番废话。

    “外贸除了对日本和朝鲜,我认为会几乎为零。”头发花白的富安杰沉闷的说。“一旦北南开战,伪明海军必然切断航道,除非我们的商船过对马海峡,从日本走太平洋去美国,或者绕到琉球,弯弯以东去欧洲。就算是绕到弯弯以东,南明也有用巡洋舰进行破交的可能,按照去年的数据,我们和欧美的57亿人民币的贸易额至少要少了3/4。而且原本德国的一些设备进口也很困难。”北清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发展,然而工业母机上的精度还是难以和西欧,尤其是德国和美国相比,而由于德国和英国有矛盾,北清和南明是死仇,南明又是英国的盟友,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的关系,德国人对输出各种工业设备和对北清的投资极其热心。在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中,来自德国的外资占到北清得到外资的57%。一旦战争爆发,三五计划分布在徐州,海州,天津和通化的19个项目分别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主席,如果打起来,除非算上南边的数据,否则三五计划完成,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重工业部部长艾枫说。艾枫作为一个工业党,在穿越大业中一直是属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类型。不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原本搞科研的他竟然成了个部长。这官运比陈杰同志还好-------陈杰同志当了几年厂长后,又被调到了首化(首都化工厂)去当厂长,最近才调回国防科工委。可是比艾枫苦逼多了。

    “资金问题,这个是财政部长的事情。老萧,这么多部长,还有军队都等着找你要钱呢,别不吭声啊。”陈克半开玩笑的说。

    “陈主席说笑了。这国库的钱每年就这么多,难不成加税不成?”头发中显出银丝的萧柏答道。“债券我们发的已经够多了。一五计划发了20亿公债,东北建设公债发了6个亿,二五计划发了35个亿,三五计划预计要发70亿公债。打一场数百万人的战争,这打一个月,估计小半年的财政收入就打水漂了。”

    “有这么夸张不?”同为东北三人组的水利部部长耀阳怀疑起来。“咱们是计划经济,直接从国企调动物资,不就得了?”

    “国企的物资生产不要钱?工人加班加点不要加班费?还是你觉得牺牲的红军战士不要抚恤金?不要对南方重建?”萧柏一连串的问题弄的全场都沉默了。

    “老孙,你来说说吧。”

    “好,农业上的困难还是和重工业有关系。”孙德勇清了清嗓子,喝了口茶水。“军费增加,重工投入就要减少,化肥产量就上升缓慢,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