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法正_173三十六计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3三十六计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第1/2页)

    三十六计金蝉脱壳贾逵走合肥,关门捉贼司马擒吴班

    花木逢春分外娇,天街细雨慢飘摇;

    晨雾笼水似灵境,白鹤沙洲伴翠鸟。

    寿春楼台巍峨貌,城中百姓从善道;

    贾逵用计把命保,司马善谋出奇招。

    话说吕蒙趁乱夺取寿春以后,整饬防务,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寿春很快人心安定,如同未经历战事。

    老百姓是最善良的人,只要能吃饱肚子,只要能保命,就可以待下去,逆来顺受,忍受苦难,人性中的坚韧点都在百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战乱年代,能保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多少人都颠沛流离,贫病殆亡。

    人们只知晓三国英雄俊杰如繁星,美女绝代闭月羞花,可谁曾想东汉末年的天下混乱,生灵涂炭,凄惨悲壮,苍凉阴森,如人间地狱,似冥界鬼府。

    建安七子曹cao的蒿里行,将此情景记述了下来,诗写的很真实,很感人。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诗中既有当事人的政治思量,也有对天下大乱、人命如草芥、生灵涂炭的伤感。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千里无人烟,九州人丁薄。

    东汉末年,宦官为争权谋害忠良,后宫为争宠阴狠歹毒,昏君为安逸剪忠植jianian,贼臣为私利弑君焚城,遍观二十四史,未有能出其右。

    横征暴敛、鱼rou百姓、杀人放火、欺压老弱,泯灭天良。

    天灾虽猛,人祸更凶,最狠最坏是人心。

    曹孟德还有一首史诗,以当事人的身份,记述了这段历史。曹孟德以简练凝练的笔法展现了这段混乱的政局。

    诗人,痛恨朝纲不振,痛骂乱臣贼子,痛心汉祚衰微,痛悲天下受难。

    请仔细品品这首著名的乐府史诗。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两首诗都出自曹丞相之手,曹丞相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杰出的诗人。

    诸葛亮曾在后出师表里写到,曹cao用兵如神,仿佛孙吴,绝非虚传。曹cao与敌方对垒,表面上看似不愿与敌方对垒,如同散漫休闲,一旦开始行动,秘计奇出,精兵强将闪电出击,迅猛突进,如秋风扫落叶。用兵如神,无往不胜。

    唯一败的一次,是败给了周瑜。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陈寿亦多次提及曹军有疫病。曹cao败给周瑜以后,就再也没有亲自统兵要南渡长江,说明曹cao对对长江有了顾忌,不要认为这是能力欠缺。为将者要有所畏惧,曹cao做到了。夏侯渊没有听曹cao的这句话,所以兵败被斩。

    畏惧并不代表能力欠缺或者懦弱,畏惧是对自身的一次客观审视,是对敌我的一次再考量。

    小鬼子无所畏惧,与中国打,与苏联打,与美国打,干遍诸侯,无所畏惧,勇气爆棚,信心爆表,霸气侧漏。

    无所畏惧,不知敌,不知己,必定败亡。

    夏侯渊是曹cao手下的勇将,又是曹cao的亲属,还是曹cao陈留起兵时,第一批追随曹cao的人。夏侯兄弟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为了曹cao的大业抛头颅洒热血。

    曹cao对夏侯兄弟和曹仁非常倚重,为股肱之臣。

    夏侯渊用兵在于神速,日行五百,出其不意。夏侯渊是曹cao集团中,曹cao的嫡系中的嫡系。曹cao十分欣赏和信任夏侯渊,夏侯渊也不负众望,带兵打仗独当一面,很有领导才能。

    曹cao在和马超对峙于渭水之畔时,夏侯渊多次带兵袭击马超,为曹cao平定马超、韩遂等军事割据集团,立下了战功。

    夏侯渊作战不拘一格,神行闪击,擅长奇袭,经常以出其不意的战术取得胜利,很得曹cao军中的人的赞誉。

    夏侯渊在为曹cao争夺天下的战斗中,夏侯渊在官渡之战以后常作为统帅出征,为曹cao镇守一方,取得的战绩,也多是胜利的结果。不过,曹cao对夏侯渊的才能欣赏的同时,也对夏侯渊的勇敢、大胆的作战个性表示出担心。

    为将之道,以勇为本,以谋制胜。空有武勇,匹夫之敌。

    吕布空有一身武艺,天下无敌,然而总被别人当枪使,东奔西逃,居无定所,前途无望,诸侯中飘荡,人心背离,众叛亲离,如丧家之犬,似过街老鼠,空有一身武艺,却无立锥之地。

    实际就一句话,上兵伐谋。不知兵之害者,不知兵之利。狂妄骄横,实际和废物草包是同义词。

    曹cao曾经与夏侯渊谈过一次很有军事教育意义的谈话,他告诫夏侯渊要注意为将之道,曹cao说,身为带兵作战的将领,对战场上的争斗,要时常怀有胆怯、谨慎的心理,不应该只凭着勇敢。大将出兵争锋要以勇敢为根本,但用兵作战要采用谋略,如果只知道依靠勇气,那只是对付一个匹夫的办法。

    曹cao的这段话是有针对性的,曹cao早就是看出了夏侯渊的弱点,给夏侯妙才指出来的。可惜,夏侯渊并没有引起重视,在后来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夏侯渊过于凭据勇敢,导致了失败,自己也丢了性命。

    当此之时,夏侯渊镇守汉中,刘备按照法正的建议,出兵汉中,为了取得战略要地。刘备在法正的建议下,带兵进攻汉中,在作战的过程中,刘备采取夜间偷袭的战术,把夏侯渊的各部分割包围,并且步步紧逼。夏侯渊为了支援部将的作战,把自己手上的兵分出一半,结果遭到刘备的部将黄忠猛烈袭击,战死在定军山。

    夺取汉中的作战过程中,法正是刘备的随行军师,刘备对法正的言听计从。

    法正的战略是逼迫夏侯渊露出破绽,如果夏侯渊稳固的守汉中,蜀汉就无丝毫机会。战略上法正采取了咄咄逼人的强势主动,这是方向的正确性。不调动对手,就无法找到对手的破绽。

    战术上,法正采取了夜战野战的思路,这样可以以弱胜强,以寡击众,敌明我暗,知己知彼。战术上法正是非常高明的。

    这种战术被***指挥的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后来充分运用,夜战和野战是弱势情况下最佳的选择。

    ***战略思想上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字字千金,指导着红军一路平安,以弱胜强,最终打垮了蒋介石的几百万国军。

    智者所见略同,只是表述稍有差别而已。这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cao告诫夏侯渊的一番话,不幸成为夏侯渊败亡的鉴言。夏侯渊在定军山败亡的结果,使曹cao在他的一生中,没有机会再夺回汉中,让刘大耳在西蜀站稳了脚跟,也成全了黄忠,黄忠靠这次战功,挤进了五虎上将之列。

    话休繁琐,言归正传。

    魏将贾逵一直驻守在逍遥津,负责对东吴的防守,防止东吴进攻合肥。贾逵此人沉稳有智,政务军务都懂,在魏国是比满宠略逊一筹的全面型人物。

    话说驻扎在逍遥津的贾逵听闻曹休被东吴甘宁捉拿,料定寿春不保,但寿春城中有粮草十万石,这些粮草吴军可以使用二、三年有余。

    国家安危事大,个人安危事小。

    权衡再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