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帝国文武,星光熠熠 (第1/2页)
但这三华神拳虽然是威力极强、玄妙无穷的拳道,却也极难修炼,对修炼者外功、内气的根基要求极高。 霍沅甲也是看霍宗棠外劲、内功都有了一定进境,勉强达到了心中的要求,才开始传授霍宗棠这一门独门神功。 此前霍宗棠以“一拳死,一拳生”的拳道感悟,打动了霍沅甲。 如今,霍沅甲在教导霍宗棠时,便是又运用了这“一拳死、一拳生”的拳道,来教导霍宗棠。 外功方面,他教霍宗棠“一拳死”,以刚猛无匹的外劲打出拳芒,一往无前,百无禁忌,誓不回头,产生石破天惊、断金碎玉的刚大威力。 内气方面,他结合三华神拳,教霍宗棠“一拳生”,利用生生不息、不断绵延、展的内劲,制造似自有生命一般灵动不息、变化多端的生劲。 如此,内外兼修,臻于化境。 等到霍宗棠将要开学回燕京之前,霍宗棠的实力又上一个新台阶。 外功方面,他练出了三寸余拳芒,与之相应的精武气甲的“藤甲肌”,也可以激出三寸护体气芒。 内气方面,他的三华神拳已经略有小成,在拳芒之内,已经隐约生出了两分铅华。出拳之时,拳芒中夹着淡灰色铅华的景象,令他的拳头多了几分金属光泽,看起来更威武神奇。 五花绵掌方面,霍沅甲开始教他第二重的昙花绵掌,进境又有提高。 身法方面,他的落花飘叶诀运用更加潇洒自如,将迷宗身法与太极逍遥步结合得更天衣无缝。 其余的术道、练气功夫也有所长进。 尤其是整个过程,他一直未曾放弃过、的修炼,身体的“易血”过程,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虽然他在精武门之中是以武道修行为主,但文魂能方面也没有完全放下。 每日例行的武道修炼之外,无论多忙、多累,他都要专门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或是读书感悟、吸收魂力;或是写书法,感悟精神符文之道;或是创作诗词,生成文魂粒子…… 总而言之,这段日子的充实程度,修炼的残酷程度,其实并不比高考前的那段“魔鬼时光”要轻松多少。 九月初,眼看马上就到了开学的日子,霍宗棠于是告别了师父霍沅甲、师兄陈真,以及一群同门,又骑上银骏角马,回到了燕京。 经过了两个月的悉心照顾,银骏角马****好吃好喝,身体壮了,肌rou也更扎实了。 当然,走在路上时,自然更拽更臭美了。 这一次上路,霍宗棠没敢在高路上,一路规规矩矩地回到了帝国文武学院。 第二日便是简单而隆重的开学典礼,霍宗棠因此认识了许多新老师、新同学。 通过这个简单的开学典礼,霍宗棠更多地认识了自己将要就读多年的帝国文武学院,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开学典礼上,先认识的是帝国文武学院的校长。 能担任帝国文武学院这种顶尖高校校长的人,自然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这人霍宗棠在前世也久闻其名——傅适之。 此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元老,现当代大文学家、教育家,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伦理学、西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早在**十年前,便获得了圣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作为文魂能力的大宗师,他是第一个杀入圣诺贝尔文学大赛决赛的华人,更是第一个有幸担任圣诺贝尔文学大赛评委的华人。 武道修行方面,傅适之曾经在炎黄大学隐修二十年,又担任过二十年的炎黄大学副校长,一身炎黄帝天拳已臻于炉火纯青之境。 他的文学修为与武道修为,都已同时突破了大宗师境界。如此文武双全的人物,正是担任帝国文武学院院长的最佳人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论起文武全能,傅适之绝对是华夏国内最顶尖的一小部分人之一。甚至许多报读帝国文武学院的学子,也正是冲着傅适之这个院长而来的。 在开学典礼上,傅适之简单介绍了帝国文武学院的历史、现状、组织架构及名师师资。 帝国文武学院设正院长一名,由傅适之担任。文、武副院长各一名,分别负责文武学院的“文道院”及“武道院”的事务。 当前的文道院院长,由当代文学大师舒晴春担任,舒晴春在前世有个著名的笔名,叫做“老舍”,自然又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舒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