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枕边清泪多_万寿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万寿节 (第1/2页)

    康熙五十三年,三月。

    文文的离去,让康熙再一次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身子也大不如前。人心是rou长的,纵使是千古一帝也不能够例外。

    胤礼这些时日进宫看着,他对于皇阿玛有着不同寻常的尊敬,因为康熙患病的事情,神色老是紧的,我也只能从他每日回来的时候,探听点消息。

    “人已经没有大碍了,只是御医说还是需要细细养着……”他顿了一下,才又道:“不过现下只怕也休息了,你们若是担忧,过些日子也可趁着给太后请安的时机关怀一两句。”

    其实,胤礼能告诉我们这些内宅女子的事情也不多,问一问,倒也安心。

    皇上好了,那么万寿节估计更会因为这个突然起来的发病而大办。而距离万寿节,也不过只剩下两三天而已。

    转眼就要到了万寿节,早在一天前就恢复了早朝。那天天色还发暗,听到十七前去上朝的消息之后才慢慢舒出一口气,一头倒在了床上喃喃着道:“我先睡会,等到时候了,再去给皇阿玛贺寿。”

    小雨给我盖上了被子,掖好了被子角这才悄声退了出去,守在门外。

    等到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这年的万寿节,因为皇上的身体不好,所以反而更是隆重,又是大赦天下,又是在皇宫中设宴款待所以四品以上的官员。

    同时,特命户部宝泉局(当时的造币厂)精铸一批“万寿钱”作为寿辰纪念,钱币背面左右为满文“宝泉”两字,表示北京户部宝泉局制造。(注:这个传说还有点出入,查考康熙60大寿亦即虚龄61岁,是年叫做“犯太岁”—生**干地支重叠,因为皇帝犯太岁,有国师预测,此年会有变乱、天灾、大瘟疫等事要发生,具体发生地:山西一带。为了化解这场灾难,国师高僧智囊团中,有人献计,铸造此“罗汉钱”,同时经过高僧大师持咒,然后在各地寺庙来分发给善男信女。也算是积德造福。

    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前来祝寿时,纷纷要求建立寺庙,以示祝贺。康熙允其所请,在山庄外武列河东路建庙两座,康熙题名为“溥仁寺”和“溥善寺。溥仁寺采取汉族寺庙样式,正殿名“慈云普荫”,内供迦叶、释迦牟尼、弥勒三世佛,两侧有十八罗汉。后殿名“宝象长新”,内供九尊无量寿佛。

    四品以上的官员当然包括二哥,只是今年阿玛和额娘都没有来,阿玛身体不好,额娘在家照顾着也是应当的。希望他们俩老人家好好的,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

    “这是小姑姑,来,快喊人”二嫂领着六岁的孩子,含笑看着我,“福晋,近来可好?”

    “好,”笑着答着伸手抱起了乖乖的侄子,看着那跟自己小时候相似的五官,忍不住低头亲了他的额头一下,道:“好乖,好可爱。”

    “姑姑。”小孩子童声清脆,声音清晰发音准确的叫了我一声,“姑姑,阿玛平日里总是跟念儿提到你。”

    “哦?那念儿都听到阿玛说姑姑什么了?”

    进宫已经有六七年了,没有想到自己的侄子竟然成长的这么快,小小的年纪就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脸上的笑容就不由带上了一种宠爱的味道,对于,小孩子,我好久都不曾和他们说过话了。可能,也不是很久,只是一种心情。

    “念儿喜欢不喜欢阿玛总是提小姑姑呢?”

    “开始不喜欢,可是见了小姑姑,就喜欢了。”念儿一字一顿,说的明明白白,小脸紧绷着显得严肃认真。可是他本就带着婴儿肥,小包子一样的脸紧绷着反而显得更加可爱。

    “小姑姑,你什么时候回家呢?”

    “回家……”我愣了一下,错愕的看了二哥一眼,然后又抬头看向二嫂。

    二嫂尴尬的笑了一下,“都怪你二哥,有时候想起你就人不住念叨,要是你回来就好了。这孩子听着,就给学了去。”

    “阿玛可想小姑姑了,有时候还会去小姑姑的房间,一站就是好久呢。”念儿突然的一句话,听得我鼻子一酸,差点就落泪了。

    谈话间陷入了一片寂静,许久,才控制住了酸楚的情绪,低声说:“二嫂,爹娘,二哥,还有念儿,就拜托你照顾了。”

    二嫂点点头,眼中满是坚持。小念儿和我虽说投缘,但也不能一起很久,吵着闹着分开了,还说着下次一定要“回家”玩儿。

    “哦?那念儿都听到阿玛说姑姑什么了?”

    进宫已经有六七年了,没有想到自己的侄子竟然成长的这么快,小小的年纪就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脸上的笑容就不由带上了一种宠爱的味道,对于,小孩子,我好久都不曾和他们说过话了。可能,也不是很久,只是一种心情。

    “念儿喜欢不喜欢阿玛总是提小姑姑呢?”

    “开始不喜欢,可是见了小姑姑,就喜欢了。”念儿一字一顿,说的明明白白,小脸紧绷着显得严肃认真。可是他本就带着婴儿肥,小包子一样的脸紧绷着反而显得更加可爱。

    “小姑姑,你什么时候回家呢?”

    “回家……”我愣了一下,错愕的看了二哥一眼,然后又抬头看向二嫂。

    二嫂尴尬的笑了一下,“都怪你二哥,有时候想起你就人不住念叨,要是你回来就好了。这孩子听着,就给学了去。”

    “阿玛可想小姑姑了,有时候还会去小姑姑的房间,一站就是好久呢。”念儿突然的一句话,听得我鼻子一酸,差点就落泪了。

    谈话间陷入了一片寂静,许久,才控制住了酸楚的情绪,低声说:“二嫂,爹娘,二哥,还有念儿,就拜托你照顾了。”

    二嫂点点头,眼中满是坚持。小念儿和我虽说投缘,但也不能一起很久,吵着闹着分开了,还说着下次一定要“回家”玩儿。

    家,好窝心的名词,跨过三百年的时光,我在清朝的这端,有两个家,可以为我遮风挡雨,可以安宁。

    是夜,寿宴方才正式开始。

    虽无月光,可星星铺满天际,也是另一般繁华。

    夜宴厅觥筹交错,群芳争艳。尊贵的金黄,艳丽的红紫,铺叠成皇家无与伦比的气派。

    今朝,乃万寿节。

    夜晚的坐席,依旧是按照身份的排列,半点也不得逾越。

    舞姬翩翩起舞,红色衣裙姗姗若蝶翼美态。

    纷飞蝶。

    蟠龙的鎏金大柱,树立在大殿的周围,华丽的藻井垂下四盏大红宫灯,长长的红色流苏飘荡下来,在夜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

    一切都很美,很美。只是有些虚幻。

    众嫔妃轮流向着康熙敬酒,他都虚虚的笑着。

    四周的靡靡之音渐消,一阵悠扬的笛声响起。

    我轻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