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澄清 (第1/2页)
一件生了的事,往往不是单立于其他的而独立存在,总会与之前的或者之后的相互交叉、影响,惨淡的上座率并未泛起多大的水花,就如一片柳絮随风飘落在水面上,只荡起了几乎难以看见得波纹。 只是在映之后的第三天,铺天盖地的,不仅仅各大戏剧媒体,就连不少娱乐媒体都将目光集中到了映的惨淡收场,演出开始没十分钟,观众走了一半。 若是小剧院推出的,新人cao刀的,也无可厚非,但于戏剧界,查明哲不是新人,他的名气、声望,都让人无法忽略这件既定的事实,于整个演艺圈,吕言更不是新人,有的铺垫、赵有量和陈保国的鼓吹,前段时间俨然被话剧圈认为最具潜力的新生代之一,但眼下的情形无疑一记响亮的耳光,因为某些原因,话剧院想捂盖子的想法也彻底落空。 关注自然伴随着争议、批评,只是却和吕言关系,所有的焦点几乎无一列外的集中到了查明哲身上。 “水土不服的引进” “剧本才是观众离场的关键” “吕言话剧映上座惨淡,哗众取宠是原罪” 懂行的,会给个中肯的评价,不懂行的,就开始拿着放大镜找问题,归责任,吕言是有责任,但话剧院的这样的体制注定了一个演员的话语权限制,哪怕不了解,但并不妨碍及时报道从而增加销量。 要说影响,还是有的,但无论如何,日子还得过,只能按查明哲说的,等下一场的反应出来之后再做决定。 吕言照常的起了个大早,被前天那事整的心里打鼓,要是半个月后的演出还那样,基本上年前下架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不然就得大修剧本,把那些敏感的、令人难以接受的台词刨去。 “叮咚叮咚” 正喝着粥,听到门铃响,他犹疑了下,谁这么一大早的过来?近段不比以前,基本上绝大多数事都会通过李雪联系他。 开了门,倒不奇怪了,站在门口的就是隔壁单元的李雪,让了进来:“有事?” “这两天我接到了几个本子,待会儿跟我去一趟公司吧,另外,有几家比较知名的杂志社联系,有没有兴趣?”她换了鞋子,进了客厅,本来要坐沙上,只是看到扔的散乱的衣服,皱了皱眉头:“你平时都不收拾的吗?” “这段时间忙,没来的及”吕言讪笑了下,其实前天刚收拾过,就这两天的功夫,他自个儿也没注意到,又稍微凌乱了点。 “懒就别找借口”她把包搁在一边,快刀斩乱麻似的,把衣服全哥拾掇了:“我给你扔洗衣机里啦,晚点你别忘了洗洗。” “好” 等李雪又出来了,他才道:“你刚才说的什么?”他的关注点并不在是什么本子或者哪家杂志出的邀约,而是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事件背后的起因:“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了吗?” 李雪莞尔一笑,斜着眼看着她,反问道:“你知道昨天的收视率多少吗?” “多少?” “8.26,而且才播第四集,之前我看了几家比较专业媒体的评论,他们都认为高点有可能突破12以上,要知道,那可是央视啊,12什么概念,就是说至少一亿多人在看你的戏” 吕言摇摇头,道:“你太想当然了,现在还不好下定论,有赵微撑着,达到8.26算不上什么稀罕事,等放送过半了再说吧,好不好,那个时候才是见真章。” 李雪坐到他擦面的单人沙上,拨浪鼓似的摇了摇头,道:“你根本不懂”大概觉得自己太兴奋了,她稍微平复了下语气:“和她有关是有关,但是现在你的评价占了绝大的版面,说的几乎全是你昨天跟潘红的两场对手戏,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几乎一面倒的正面评价。” “是吗?”他笑了下,当时并没有太深的感觉,整部戏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与陈保国的戏份,大概表现欲的缘故,几乎每一场他都拿出了吃奶的劲儿,和潘红的倒是没觉得多深刻,当时跟他还不熟悉,也没有太多的默契。 李雪见他反应平平,就跟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在家高兴了半夜没睡着,一大早就兴冲冲的来报喜,人家倒好,就跟和他无关似的,刚要说话,搁在包里的手机“嗡嗡嗡”响了,她拿来看了一眼,却没接,也没直接了当的挂掉,而是拿在手里就让它那么响着,道:“自从早上六点开始,电话就一直没断过,全是合作的事儿,我有种预感,你这次会彻底坐稳一线的地位。” “我能拿到一分钱吗?”他翻了个白眼,李雪确实值得高兴,今天的局面证明了她之前的眼光没错,而回本几乎是可以预期的,但于他自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