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诚求 (第2/2页)
样的人,我赵大山都信他是城隍庙的状师,因为你信他,所以我就信他,媳妇放心,无论他怎样抵赖,我都不会放弃,无论他提出怎样的要求,我都会尽力满足,目标只有一个,让他去城隍庙为咱们申冤。” 媳妇满意的点点头,说了几句浓情惬意的话,转而消失不见。大山醒来时天还黑着,自己依然躺在门槛旁边,好像只过去几分钟的样子。原来只要手持白色灯笼,就算不出现在媳妇尸体旁,也能与媳妇见上一面。可是他明明记得媳妇之前说过,要想与她见面,就得在尸体旁点燃灯笼,可是眼下自己既没有站在尸体旁,也没有点燃灯笼,为什么还能见面呢? 或许媳妇做鬼时间短,还没有弄清楚那些规矩吧,赵大山为媳妇开脱,憨憨的挠挠头,这一挠才发现,刚才摔倒时竟然把脑袋摔破了。魁梧的赵大山不会把这种事放在心上,既然已经和媳妇第二次沟通,又妥善处理尸体,倒不如留在家里睡一觉,既不会让家人起疑,也可以好好的休息。 赵大山将白色灯笼藏起来后,带着复杂矛盾的心情躺在曾经的夫妻床上。第二天一早,他压抑着想要对家人说明情况的心情,吃过早餐便早早的来到五里山。由于王家的事情闹的特别大,五里村的村民几乎都知道哑巴在五里山中的具体位置,赵大山也一样,即使没有跟随大家进山看过,也知道大概位置。 一路向深山爬去,山路难走,赵大山累的精疲力尽,满身大汗时,才算来到哑巴所在的地方。透过树与树的缝隙看见两个建筑,剩下的便是安静。原以为哑巴不在家,直到来到近处才听见那个相对大一些的房子里有小声说话的声音。赵大山迈腿进去,恭敬的问道:“请问,您是王家的王招远吗?”
身形佝偻,样貌丑陋的哑巴跪在蒲团上念经,根本没有理会赵大山的意思,他把赵大山当成猎奇的村民,并不想搭理。对于哑巴的古怪冷漠,赵大山已经做好准备,不觉任何挫败感,继续说道:“我知道您是城隍庙的状师,想请您帮我申冤。” 哑巴一惊,他很好奇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身份的。要说自己成为城隍庙状师的这些年,因为经验不足,基本都是帮助阴鬼打官司,还不敢帮助活人鸣冤,周围的乡亲无人知道他状师的身份,这位身后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哑巴觉得将这件事称之为巧合说不通,虽然很好奇,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依然低头念经。站在身后的赵大山说道:“我媳妇感染重病身亡,肚子里怀有两个月的儿子,她觉得自己死了也就死了,无话可说,可是肚子里的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因为大人死了就跟着死掉,这太不公平了。” 哑巴随手拿起身旁的纸笔,写到:“周围一带共有三个城隍庙,距离五里山最近的在五里村附近,庙早已经坍塌毁坏,人心不奉,哪里还有城隍爷愿意留下保佑百姓?更何况我是活人,不是神仙,怎么会是城隍庙的状师?再说了,我一个哑巴,怎么去做状师?状师不用说话的吗?” 哑巴说的句句在理,赵大山都有些相信了,但是他的媳妇说过,哑巴千真万确是如假包换的城隍庙状师,无论如何否认,也一定要艰辛这一点。赵大山没有放弃,说道:“媳妇给我托梦,说只有您能帮助我们,她还说,我们求的城隍庙不是五里村附近的假城隍庙,而是在这五里山中因为地震陷入地下的真城隍庙。” 没想到对方知道的这么清楚,看来事情不假,哑巴起身缓缓的转向赵大山,用一双老鼠一般的小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赵大山没想到哑巴竟然是个这么丑陋难看的人,要是赶集时看见,非得是沿街要饭的那种。可是既然媳妇说他是城隍庙的状师,便不自觉的又高看一眼,觉得有本事的人都不拘小节,不依靠外表。 反正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说的通。 盯着看了足足十几秒,直把赵大山看得心里发毛,哑巴这才招招手,示意赵大山随他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