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去旅行_0147 找北之旅06 南岗博物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47 找北之旅06 南岗博物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第1/3页)

    20180208当我在次在火车上醒来的时候,已经四五点了,筒单收拾一下东西,玩了会手机后就到站了,随着人流下车后,感觉一下子就从温暖乡里回到了冰雪世界,走地下通道找到了出租车上车的地方,大家三五成群的,排队上车,等了差不多半个时后,我坐上了一辆出租前往青旅。

    小哥一直说,哈市的出租从火车站到青旅是九块钱,具体多远,不太清楚,上了车和司机交流了一下才知道,哈市出租车起步价是八块,只是加了一元附加费,原来全国的出租车,都要加一块钱,早上非常冷,下车几乎小跑到店里,在吧台要了一个普通的床位,就背着东西上三楼了。这个青旅很大,足足有几十间房子,每个房子八个人,每个人39元,一人一张卡片,涮卡进入房间后,门口的下铺是一个很胖的外国人,对我微微一笑,东西往屋里靠窗位置一放,把外衣扔到我的床位上,把所有能充电的物件都充上电,另一侧一个床上有一个人一直在睡觉,我就上床躺了一会儿,

    看手机时间八点,算着科技市场该开门了,起来洗洗脸,我每次开门我都特别小心,生怕弄出什么动静,影响大家休息。老外在我每次开门总想和我说说话儿,可热情了,他始终用一个小随身听插着耳机听歌,床上也放了一床的东西,大包小包的,看起来在这里住了很久。由于语言不通,各种比划也比划不出个一二三来,这个外国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全程笑嘻嘻的。洗漱一下后,带了一个相机包,就下楼去了。

    门口叫了一个出租车,直奔科技市场,也就是哈工大对面的科技大楼,按照网上查到的尼康地址,在三楼找到了一个,老板还没有来,等了一会儿后,老板回来看看我的摔坏的、镜头说,我这个坏了,要换一个镜头套筒,三百块钱左右,并且快过年了,都不进货了,要把东西放那里,停几天,或是过完了年,才能拿,我这来旅行的不太可能,也就买了他一个旧镜头,拍照给郑州的女孩看看,价格商议了一下,以400块钱的价格买了一个长焦镱头,这是我第一次购买长焦镜头,300焦段的。随后买了一个128G的内存卡,因为之前的内存卡都存满了。

    我一直想找一个打印店打印我两张相片,去了附近两个打印店,也没有搞成,想找一个快递点或是邮政,寄一个快递给我之前的一个驴友,一问价钱,还是24,太贵了,我也就只好离开了。一边看手机地图,一边向前走去。为了测试我这长焦镜头究竟能拍多远,这一路上,我一直边走边扫衔,拍各种高层的楼顶。还好,出的片子没有让我失望。

    路过一个铁道博物馆,门前有一台解放522蒸气火车头,看起来保养唯护的不错,侧面还有两节车厢,上下人的地方,还有两个上下车的剩客,镱头焦距太长了,最小焦段也是70MM,拍起来极不习惯,我始终没有拍到火车头的全貌,对焦也不实,小广场周围有一半圆浮雕墙,展现了火车站边排队长上的情景,都没有顾上看,博物馆大门紧闭,看边个的介绍牌的工作时间,我刚好赶上了中午休息的两个小时,就只好看着手机地图向南岗博物馆走去。

    看地图发现我走的小路北边就是哈工大博物馆,特意跑到跟前问一下,说是过年放假了,博物馆不开门,想来单位内部的小博物馆过节放假也很正常,我只好向南岗博物馆走去,两边的衔道里,行人很少,一看就是一个老衔。附近有一个建筑工地也因为过年停工了,这一路能看到许多没有住人的老建筑,每一个建筑前,都有一个老建筑的标识,注明以前的用途,时间,曾经住过的大人物和发生过的事情,最下面有一个二微码,扫一扫可以看到更多信息。小路走到丁字路口时,看到北拐角外,有一个小门,写着南岗博物馆,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在门口做一下简单的登记,非常热情的让我进入参观了,还愿意给我提供充电器,让我充会点,想起来,一充电,我就没有办法拍照了,我只好用自带的充电宝了。

    博物馆在一个独栋的老房子里,没有宽大的游客服各中心,没有大厅,没有现代化的博物馆展示设备,全是一间一间十几平方左右的小房间串连起的来展厅,一个小房间,展示着一个主题,或是一段历史。显的特别的精致。博物馆以无数图片配文字的形式,展示了二十世纪最初的那几十年,南岗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中东铁咱丁字交叉点,到一个现代化都市的过程。每一张图片,几乎都有对应的老建筑,都能在这大都市里找到。每一张相片就是一段活着的历史,做为东北地区的国际大都市,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很少有城市能像哈市一样,能把城市的肌理,保存的这么好,能把无数个老建筑,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高效的利用起来,我坚信,把每栋老建筑利利用起来,是对老建筑最好的保护。反而老建筑不住人,不装修,长期不管,更没有人维护,就算不拆迁,老建筑也会倒下去。

    博物馆是最早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在泰家岗开始修建铁路,闯关东的人们在了秦家岗地区落户,一部分人种地,一部分人加入了修建铁路的大军。当时条件艰苦,来这里的苦力都搭起了窝棚,就算是房子了。随着铁路枢纽的兴起,火车站的运营,当时的俄国人征用了附近大量的土地,建设具有现代城市邹型的基础设施。当时火车站图片,火车站使用的一些物件器具,陆续做了介绍。二楼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电车,公共汽车线路,船,邮电通讯,工商业,市场里主流的行业的情景,各国领事馆,休育事业的发展,自然和所有的博物馆一样,留两间房子讲了讲红色革命,讲了讲抗日,就算是这市县级的小博物馆,永远都跳不出这样的怪圈。

    随后我步行去了红博广场附近,边走边看,计划着走路去找前几天没有找到的邮政博物馆,这一路显的很远,也许是我对博物馆报了太大的希望。按定位找到后,发现不开门,在附近问了问其它店铺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我只好找到一个地方吃饭,再也没有力气长时间走路,打了一个车,去抗日东北联军博物馆。司机把我载到截赵一曼碑附近下车,随后向赵一曼纪念碑走去,一个不大的广场里,四周都是绿化带,几乎没有什么人,广场中间一个小台子,中间是赵一曼女士的塑像,穿着大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