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去旅行_0151 白云山玉皇顶小黄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51 白云山玉皇顶小黄山, (第2/2页)

游客,踏雪而行,下了山。看来,这里还是能走的路。路口处有一个刻字石牌,我和小伙伴一起在那里拍了照,便继续向山上走去。

    上行没有多久,便有一个阁式古建筑,占了很大一片是,中间一个主题阁楼,四周都是配房,把阁楼包的严严实实的,再往外就都是脚手架,没有一个工人,也许是太冷,雪太多,刚过了年,还没有开工的缘顾吧。玉皇阁无论如何也不能进放参观了。再上行的一个拐弯处,终于有一个补给点,卖泡面香肠的,价钱十分的贵,我和小伙伴一起,各吃了一份,竟然花了我们四十块钱,一块吃饭的,还有少许游客。

    再往上就是玉黄顶,周围观看,一面是雪景,一面是荒原,风特别大。山顶的西侧有一处亭子,亭的几根柱子,红漆都掉了多半,露出了粉白色,专门供人拍照的心型铜框,已经被无数人拍过照,都被磨明了。连铜镜下刻的字,都被磨掉了,东边的空地上,有一块石头,标识着这里是白云山最高的地方,上面插满了各色小旗,是为了满足游客的虚荣心里而专门设立的,我和一小伙轮流到上面拍照。以示留念,山顶的四周,都铁链护栏。铁链子上,挂满了祈福用的锁,锈迹斑斑,勉强可以看到锁上刻着的名字,绵绵祝福,在这空旷的山顶持续存在到永久。呆呆了一会儿,我们便离开了。

    雪地里,上个厕所都如此困难,上侧所的路,一只脚印也没有,孤独得就像这里是无人区一样,我和小伙伴免强找到了一个地方,解决问题,在白云阁附近拍了些许雪景,沿着滑道边的路,一直下山走去。

    下山的路,只有我们两个人,整个雪路上,连脚印都没有几个,这雪也给这山林,添了些许精彩,我们几步一回头,不停的拍照,想完整的留住这里的美。我们来时的路,积雪很少,并且都被工作人员清理。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雪实在太厚,也许是因为工作人员太少,积雪太大,也许是因为经济原因,好让大家好坐索道吧,这里的大多数道路,台阶,都没有清雪,就算清了,也中公公清了台阶路三分之一宽度的雪。

    下山没有多久,便有一处亭子,两个柱子上写着一幅对联。“两千米白云山问顶,八百里伏牛山望月”两个石桌,一大一小,洁净无比,一块石板刻着若干故事。亭子一圈的木制长椅,也不知道多久没有坐过人呢,

    沿着滑道边个的台阶路,边走边拍照,越拍越美,只是这一路太过于孤寂,人太少,雪路难走。路两边有大片大片的竹林,密密麻麻,一望无季,一片金黄色。附近有一个石牌,简易介绍了关于箭竹林,也许到了夏天,这里会更美了。

    这一路台阶积雪很厚,我们特别小心,沿滑道的一侧前行的时候,滑道的一两边用薄包着,上面用箭竹盖着,包的严严实实,就算是冬天,估计也不会觉得冷了,滑道的屋檐下,挂着行多冰挂,排的十分齐整,大小不一,我们在这里一边打着雪仗,杨着雪,一边拍照,都已经忘计了寒冷。

    夕阳西下,越走便觉得越冷,随着海拨的降低,雪的厚度也在减少,好在逐渐有了同路行,刚开始遇到了两三个块的,后来有一个外地的团队追上了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终于不觉得孤寂了。有时候,我还用用我的相机,偷拍数张驴友的相片,冰终于代替了许多有雪的地方,每一次有人滑倒,便会引起一陈大笑,欢乐多多。

    在一处有房子的地方,门前有一个竹子做的抬人下车的座,在这冬季无游客的情况下,连房子也没有人住了,我们同行的几个人,都坐上去拍了张照片,一脸兴奋的,一点也不觉得累。从此,很快我们便到了侯车点,离开了雪白的世界。

    众人在亭子处,喝水休息打电话,叫来了景区内的小交通车,半个小时后,车来了,便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在车上,依然觉得意犹末尽,不时的拍拍车窗外的美景,陡然然想起,那一家三口也是走这条路下山的,走的太慢,拉下了。顿生了些愁怅。‘

    到达山下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找一个间农家完,便让老板做了三个菜,小伙伴要了一瓶酒,带着疲惫,开始晚餐,这一晚,我们很很饿,像是好久没有吃饱饭一样,一人吃了五个馒头。便去广场转去了,小伙们喝完酒的时候,才发现啥都没有了,又要了两个馒头,他竟然也吃了五个。两个人都破了记录。随后回房心满意足的睡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