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神_第三百七十六章 劈风刀石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 劈风刀石宝 (第1/2页)

    北宋时期商业发达。商业会谈已经和后世的相似。最早是区域销售的掌柜过來。先送拜帖。上面有商行的详细介绍等等。相当于现在的公司宣传册之类的东西。

    晁盖看过郑茶行的介绍。郑家茶行总部位于福州。但是茶山主要在武夷山。经营茶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光是郑家嫡系自有和租赁开发的茶山都有三万多亩。绝对的土豪级别的茶商。更为主要的是郑家是福建最大的茶叶收购商。郑家的茶品一滞销。福建千千万万的茶农收益都受影响。

    铁观音、乌龙茶、绿茶、茉莉花茶。当然了产量最大的还是茶饼。所谓茶饼都是用沒有品级的茶叶压制成的茶饼。茶饼销售目的地很多。第一时间更新主要是周边的游牧民族国家。

    双方开始会谈。郑爽单刀直入。说:“我们茶叶的产量很多。现在需要的是一位具有远销能力的合作伙伴。”

    晁旬道:“郑家茶行的产量这个我们是很清楚的。现在我们销往辽、金、蒙古的茶叶主要是信阳王家购销的。信阳茶量小了点。目前已经很难供应北方贸易的需求。正需要寻求新的货源。只是不知道贤侄说得远销是指哪些地方呢。”

    郑爽道:“福建多山。适合种茶叶的地方很多。我家茶行打算再自行开发十万亩茶山。同时茶农百姓也会扩大种植面积。辽、金、蒙古市场的确挺大。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但是恐怕量上不去。毕竟你们要以信阳茶为先。据我所知。贵商行正在大力开发海上贸易。高丽、东瀛的人口不少。相信茶叶也有一定市场。”

    晁盖道:“我们商行和高丽、东瀛的贸易处于刚刚开始阶段。茶叶肯定是有市场的。只是福建是临海地方。相信也有一定的航海能力。为何不自己远销海外呢。”

    郑爽一笑:“郑家茶行百年传承。传承到现在还是以茶叶为主。至于自家的船队是有。每年从福建沿海开往杭州、东京等地方送货。偶尔也通过市舶司把茶叶销售往天竺、阿拉伯、罗马等地方去过。但是刚才在下已经说过了。郑家走得是量。南洋、西洋的交易受季风影响。第一时间更新番邦的船队來往需要一年的时间。因而量并不大。

    晁旬和晁盖交换了一下眼色。晁旬道:“质量保障、价格合理。销量是沒有问題的。”

    当即。郑爽让商行的人拿出样品。晁旬也让负责人看货。至于谈价格扯皮等那都是商行里人的事情。作为负责人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晁盖又拿出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递给郑爽。道:“郑兄弟看看这类加工过的丸药。销往福建两广一带可有市场。”

    郑爽看了看。很感兴趣。道:“这类成药南方也有。但是多半是药铺自产自销。要说市场肯定是有的。只要有生病的就会需要买药。第一时间更新可惜我家不做药材的生意。不然可以给晁庄主做销售。”

    本來晁盖打算让郑家做个销售代理。但是目前看來还是算了。郑家做生意专一性很强。除了茶叶其他的生意一概不碰。想來这也是郑家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商行负责品鉴茶叶的掌柜沒过多久就品鉴了茶。确定了等级。总体感觉不错。双方很快达成了订货协议。具体的还得商讨付款和交货的细节。不过今天到这里就已经算是成功了。毕竟双方高层会面能谈到这里就说明已经达成意向了。只要不出大问題合作肯定是沒有问題的了。

    晁旬说:“贵商行远來。第一时间更新作为地主备下薄酒。还请诸位赏脸。”

    郑爽说:“一切皆听晁叔安排。”

    当即。大家从会客厅出來。來到雅间吃饭。晁家楼的鲁菜做得很好。也让远來的朋友的品尝一下山东的特色菜。

    一开始吃饭。气氛就活跃了。双方不再那么一板一眼的了。

    晁盖说:“郑兄弟这位随从可不一般啊。可否介绍一下。”

    郑爽笑道:“这位可不是我随从。这是我朋友。叫做石宝。他不喜欢经商。最爱练武行船。随我北上是想闯荡一翻功名出來。去了趟东京。可恨我这石宝兄弟一身惊人武艺竟然沒人赏识。只有几个高官富户想请这石宝兄弟当个看家护院的。”

    晁盖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腰挂劈风刀的汉子竟然是石宝。怪不得如此厉害。让罗云看到就感觉紧张。

    晁盖道:“那是朝廷有眼无珠。把明珠当做石子。石宝兄弟且宽心。英雄总有用武之地。”

    石宝抱拳道:“我在福建也曾听闻济州团练里有几位猛将。栾廷玉、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