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济州大兵营 (第2/2页)
新济州羽箭厂。 第二个工厂也是个很新奇的工厂。叫做新济州玻璃厂。北宋年间瓷器虽然很发达。但是玻璃生产尚未开始。晁盖也只是懂个皮毛。尝试了一下能生产出透明度不好的玻璃。新建的玻璃厂要大批量生产玻璃作为黑龙岛房屋窗户用的。还有就是罐头瓶用玻璃。 新济州岛、黑龙岛都有丰富而大量的渔业资源。但是在沒有冰箱冷库的年代高蛋白的鱼类很难保存。玻璃厂生产的罐头瓶将为罐头产业的发展提供产业基础。因为玻璃这东西比较新鲜。属于保密性的行业。这才划归到军工产业领域。还有新济州岛军用五金厂。主要是加工生产军用的铁锹、斧子、锯子、铁丝、螺丝等等。这类的东西。 这些军工产业的工厂只是个开始。陆续的还有粮食加工、罐头厂、木器厂、服装厂陆续的兴建。当然涉及到民用产业则不会像军工厂那般保守机密。完全都是开放的。各地商人有钱都可以投资建厂。 兴建工业园的同事。部队植树造林的部队也沒停止。在不训练的时候就來规划。挖树坑。准备开春种树。 为什么晁盖老是强调植树造林呢。因为新济州岛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山水很美。刚开始开发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木材。难免砍伐树木修建房舍港口。现在缓过來了。自然要把以前砍伐的还回去。晁盖要的是生态式长远发展。 新济州港口也是一片忙碌。从黑龙岛转口过來的冻鱼船队正在补充给养。由于蒸汽机并未普及到民用船舶。这些船还是风帆船。 萧让带领农场的人也來港口接货。五条飞鸟商船上面满满当当的全是牛。一共是一千头牛。 随行來的还有十几个头戴牛头帽子的怪人。 许贯忠解释说:“萧县令。这批牛是黑龙那边一个叫**奴人的部落里销售的。他们的部落拥有一个巨大的岛屿。岛屿上牧场资源丰富。牛几乎是半野生的。要想用來耕地还需要训练适应一段时间。带牛头帽子的是蛮牛人。专业养牛的一个部落。对于训练牛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了你们自己也可以摸索一些知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至于训练不过來的牛就只能杀掉吃rou了。” 船上开始往下运输牛了。这牛肩胛骨高。背上的毛挺长。想來黑龙岛那边冬天寒冷。牛长长毛御寒的。膘肥体壮。果然是一群好牛。 萧让道:“好的。我会安排农场注意的。也不用太过担心。再犟的牛给它上了嚼头。拴住鼻子也只能乖乖听话了。新济州岛农业要全部实现畜力化。最少还需要五千头牛、马。” 这一千头牛如何來得呢。说來就话长了。入冬的时候晁盖从黑龙岛最南端的安平港率队离开。临來的时候跟盘踞在北海道的日本海盗打了一仗。然后让晁熊率领的水军扩展到了一千人的规模。 黑龙岛的冬天很是寒冷。一到冬天就是打渔、抓蟹。其他的也沒什么可做的。黑龙岛南端这一带的渔场几乎沒人來打过鱼。所以丰收非常的巨大。巨大冰窖里的鱼类、螃蟹堆积如山。恐怕运到开春也未必能运完。 晁熊就放慢了打渔的速度。安排壮丁们开始冬季的军训。平常天气也就是零下十五六度。大家伙穿着狍子皮的衣服、皮靴等等。保暖还是很好的。水军、和火枪兵也沒有闲着。天天训练。 这天在海上练兵。水军蜈蚣船上的弩箭嗖嗖的往水里的标靶上面射。晁熊说:“弩箭的制造成本可挺高。虽然哥哥不说啥。但是这都是钱啊。咱们不能白白浪费了。” 有个舰长道:“现如今差咱们大小战船四十來艘了。连发弩箭、虎蹲炮火力强悍。何不去海上寻东瀛海盗的晦气。冬天不利于开战想來海盗也沒做好准备。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晁熊说:“出兵事关重大。我要找郝思文商量商量。” 晁熊也是急脾气。当即就去寻郝思文了。郝思文还沒在军营。也真够拼的。零下快二十度的天气。郝思文带领士兵拿着雁翎刀去围猎野猪了。士兵沒血性不行。再寒冷的天气也得训练。 一直等到傍晚郝思文带队才回來。抗回來了上百头的野猪。 晁熊道:“郝营长这是要改行了。” 郝思文道:“改什么行。” “当杀猪匠啊。看看你们的这战果。太猛了。一天就围猎了一百多头野猪。”晁熊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