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 意境禅机 (第2/2页)
里面竟然这么热,只见老和尚穿裹着衣服,坐在一个火炉边,还对唐青招了招手,过去做。 不会吧?唐青登时就蒙了,这个和尚怎么行为如此古怪,外边有点冷,他光膀子,他竟然在屋里生火,唐青只好运气内力来平衡体内的温度,他从气海内调动了太乙青木之气,在周身经脉运转,一股舒适的凉意袭遍了全身,唐青也坐在了火炉边。 “怎么很奇怪吗?”老和尚问道。 “是啊,不知道老师父听说过一个人没有,法眼文益禅师。”唐青问道。 “法眼文益禅师?”老和尚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我只听说一个文法禅师。” 唐青点了点头,心道,这个世界和前世毕竟不同,这里可是大夏国,京城是雍安城,云南那边叫云诏,只是和前世有些地方是相似的。“法眼禅师曾经说过,出家人要依随时令而行,冷即冷,热即热。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可是我见您……” “可是,你见我在外边卸衣而作,在屋内围炉而坐,与常人大不相同,与时令又十分不符,对吗?”老二和尚的眼睛里露出了矍铄的光芒。 “正是如此。”唐青说道。 老和尚不回答他的话,反而从身后拿出一张地图来,指着上面说道:“这是我们禅隐寺的布局和地图,就算你没有来过这里,只要熟记了地图,你也照样可以跟人家说明这里的布局怎么样,路线怎么走,对不对。” “是的,只要有这张图在,就算我没有来过,我也可以了解你们这里的地形。”唐青回答道。 老和尚笑了笑,把地图卷了起来,继续说道:“可是这算是真的了解吗?恐怕不如亲自到这里来一趟,亲眼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来的更真切一些,所以,想要了解一件事情,需要感同身受才能体会。就拿我来说,你怎么知道我冷的时候冷,热的时候热呢?如果一个人享受舒适的环境,生了懈怠之心,又当如何?居安思危,磨砺自己,何尝又不是修行呢?”
唐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老和尚说完,双手合十闭上双眼,突然睁开双眼,绽放光芒,对唐青猛然喝道:“心头之火,乃是你燥热的来源,你调动体内的先天灵气,岂能灭之?” 这句话,震得瓦砾掉落,唐青措不及防,耳朵里嗡嗡直响。顿时身体的舒适感消失,仿佛置身火海一般。唐青登时心乱如麻,在小院的时候,老和尚说自己是千里而来,他是如何得知?又说自己调动了体内的先天灵气,他又如何得知?难道他就是高僧,慧果禅师? 本来刚进禅隐寺的时候,他听到那悠扬的钟声的时候,感觉到了自己已然到了突破之际,只差那么一点点,一丝丝的契机,可是现在契机荡然无存,看不到,抓不到,唐青知道,契机还是有的,只是自己被自己的急功近利之心给迷惑了。 而这个老和尚在点化自己,他必然是禅宗的高僧,对自己采取了当头棒喝的方式,以前都是自己用虎啸来震别人的,没想到今天却享受到了这种待遇,这滋味可真不好。 可是现在自己浑身燥热难安,先天灵气已被老和尚给破掉了,眼下如何是好?唯一的解决之道,可能就是老和尚的那句机锋了。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唐青此刻开始静下心来,开始降心,降心就是降服自己的内心。 “你看到了什么?”老和尚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看到了在水中浮荡的芦苇。”唐青闭着双眼仿佛置身在另外一个时空里。时间似乎是静止的。 意境?心境? “又听到了什么?” 唐青闭着眼睛细细体会,“我似乎听到了丝丝细雨,敲打竹林的声音。” “那你看到我了吗?” 唐青眼前一晃,他和老和尚正面对面坐着,周围全是一片荷花,正应了那首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到了,老师父可是慧果禅师?”唐青问道。 “现在是我,一会又不是我了,见山不是山,还是见山是山,取决于你。”老和尚说道。 唐青大喝一声:“你就是你,里里外外都是你。”这一声蕴含了虎啸。震得老和尚一蒙。 老和尚愣了半晌,里里外外都是我?意境中是我,意境之外也是我,我就是我,又有何分别?分别的只是那颗分别的心。他大喜,“吼得好,吼得好!好一只老虎。” “你既然识得我,又有什么指教?” “你看。”老和尚端了一个扁扁的青花瓷盆,里面满满的都是清水,他又拿起一支毛笔,往水里滴了一滴墨,墨进入水中,轻轻散开了。道:“这是不是天上的云?” “是云。” “有分别吗?” “没有,用眼睛看,云是白的,墨是黑的,用心去看,它们都是因缘际会而成,缘来了,云就聚了,缘散了,云就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