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燕王还是要请的 (第2/2页)
今不绝。 上官桀微微眯眼,却是摇头:“不……帝位……若是燕王勤王,帝位……便是其囊中之物了。” 上官安一惊:“阿翁言重了吧?” “言重?”上官桀冷笑,“诛诸吕时,军心向刘氏不错,可是当时长安有陈平、周勃等人坐镇,皇帝之位岂容宗藩肆意?如今,燕王若是勤王,对付是谁?” ——霍光! 经过三代先帝的努力,大汉军制早已不是汉初可比,大将军权重,若是燕王的人诛杀了霍光,就算得不到大汉兵符,旁人也再调不动一兵一卒,到时候,长安城内,自然是燕王的人说了算! 上官安忍不住一手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因为用力太重,疼得直呲牙,却是顾不上说话了。 上官桀心疼儿子,嗔怒薄责:“你都多大了?还这般莽撞!” 上官安揉了揉痛处,听了父亲的训斥,便耷拉着头,低头道:“是儿一时心急了。” “心急什么?”上官桀没好气地道。 “阿翁,我是觉得上的算计太深了。”上官安恼极。 上官桀却是冷笑:“有其母必其子。不算奇怪!” ——燕王若是勤王成功,霍光伏诛,他们上官家会怎么样? ——不说别的,光是燕王觊觑帝位,又怎么会不想除他们上官氏? ——上官家可是少帝的妻族。 上官安也冷笑:“小小年纪就这样,难怪大将军会……” 虽然没有说完中,但是,上官安已经确信,霍光这般行事就是对少年天子不满,打算行废立之事了。
上官桀没有再与儿子说话,而是径自低头沉默,半晌没有言语。 “阿翁?”上官安小心地试探着低唤。 上官桀仍旧不语,只是按着身侧的凭几,一边摩挲,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见父亲这般上官安也知道父亲必是在思索应对之策,立刻噤声端坐,一点儿声音都不敢出了。 半晌,上官桀终于抬头,望着儿子,却是道:“我们也选一个人?” 上官安一怔,实在是弄不明白父亲的意思了。 “阿翁?” 上官桀又沉默了,垂下眼,认真地思索,上官安心中焦急,却又不敢打扰父亲,只能强自按捺着,等父亲再说话。 “不如……”上官桀思索着,“我们直接拥立……” 上官安等了半天,却等来这么一句话,顿时吓了脸上血色尽褪。 “阿翁……这是不是……”上官安觉得自己有些哆嗦了,开了口,却是半天也接不下去,只能望着父亲,全身直抖。 “儿想说什么?”上官桀毕竟经历得多一些,加上这个念头是他自己心中所想,倒是不觉得骇然,反而和颜悦色地安抚儿子,细细询问。 见父亲这般镇定,上官安却是更加惊恐,只以为父亲早已拿准了主意,这会儿,不过是跟他摊开了,坦白相告。 “……阿翁……兮君……”上官安也说不清,自己究竟是担心女儿,还是放不下皇后之父的尊荣。 上官桀听到孙女的小字,却是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不等父亲反应过来,上官安却是拿定了主意:“阿翁,拥立之功再好也比不过血缘可靠……” ——功臣诛诸吕,却终是没有祸及孝惠张皇后以及其母家,张后卒后入安陵,张氏虽失王封,却仍有列侯之爵。 ——文帝诛薄昭,却终是没有祸及薄氏,万户之封至今未绝。 ……这些凭什么? ——还不是血缘? ——张氏是高祖嫡女之后,文帝是薄太后所出! ——这些才是割舍不断的依恃! 上官安的话不无道理,上官桀自然不是不明白,只是,想到帝后的事情,他还是忍不住摇头:“孙女太年幼了……” 直到这时,他才恍惚地忆起——“兮君”正是自己嫡亲孙女的小字…… 上官安无言以对,思忖了一会儿,还是膝行到父亲身边,低声耳语:“阿翁,燕王终究年长期,今上心计再多,年纪在那儿,不能亲政;阿翁又是先帝指定的顾命之臣……辅少主……总归更好!” 这话说得在理,上官桀倒是意动了。 上官安又道:“燕王是诸侯王,是勤王还是谋逆……” 上官桀心领神会,扶几而起。 “阿翁?”上官安不解。 “我们去见长公主。”上官桀抿唇轻笑,“燕王还是要请的……” 注:冒絮,头巾。提,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