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9、恐惧 (第1/2页)
——烈侯与先帝是否相似? 这个问题,霍光能问的人并不多。 ——那个人已经是太过久远的记忆了…… ——曾经与那人接触过,现在又能让他放心询问的…… ——张安世是他不多的选择之一! 张安世是真被霍光的问题吓了一跳,好不容易才镇定下来。 “大将军?” 话方出口,张安世便有些茫然了——他究竟是反问霍光的想法,还是在表示惊诧? “然!大将军!”霍光却没有给他修改说辞的机会,直接接口应了一句。 ——与“烈侯”相比,连他自己都更多地将那人称为“大将军”。 ——因此,他这样的反应,并不算奇怪。 听到霍光这样说,张安世倒是觉得安心一些了,也专心地回忆、思索了一会儿,才答道:“以我所见,烈侯与先帝相似者唯一。” “何者?”霍光有些迫不及待地追问。 张安世再次显出惊诧之色,不过,他还是先回答霍光:“心志坚定。” 霍光一怔。 张安世没有打扰霍光,若论对先帝与烈侯的了解,霍光应当比他知道得更多。他能说的也就他自己的想法了。 霍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回过神来。 张安世见状,才不解地问道:“大将军为何有此问?” ——霍光之前是在史家吧? 张安世不认为史家会有谁能提起烈侯。 ——史家人见过烈侯吗? 张安世很认真地回想了元鼎四年,卫太子纳史良娣的情形,最后,他很确定——当时,烈侯不过跟着先帝去太zigong待了一会儿,只跟太子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 ——连霍光都只是行了礼,更不必说,连殿都没上的史家人了。 霍光按了按凭几,沉吟了一下才对张安世道:“我只是发现……曾孙……亦似先帝……” 张安世挑了挑眉,刚要说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来。 霍光一直垂着眼,似乎没有发现张安世的反应,却也一直没有说话。 两人就这样沉默了好一學和,霍光才恍然抬头,对张安世道:“子孺既来之,吾亦有一事欲与君相商。” 这句话转得有些生硬了。 张安世不禁有些奇怪——霍光的心绪纷乱若此吗? 不过,面上,张安世并没有表现出来,低了低头,恭敬地道:“臣恭听。” “如今朝中仅我一人,事必躬亲,我着实难以支撑。”霍光状似感叹地言道。 张安世一怔,随即反应过来——霍光是说内朝…… ——先帝建中朝,御丞相以下外朝诸官。 ——内朝也就是天子近臣,参赞决策。 ——如今…… ——多少有些不同。 ——如今是霍光掌权! ——只看十月大朝前后,郡国上计诸吏往大将军长史与杜延年处走得多勤就知道,如今有何不同了。 ——如今,谁能影响决策? ——谁能影响霍光,谁就能影响朝廷决策! 张安世自然也是属于霍光的亲信之人,但是,他的身份却有些尴尬。 ——光禄勋的确显贵,但是,权力上,不如卫尉有兵权,甚至还不及羽林令、骑都尉之流! ——霍光这番话…… 张安世不由紧张起来。 ——哪个人不喜欢加官晋爵,大权在握? 霍光说:“朝中乏将军,子孺身无旁责,不知是否愿掌屯兵事?” 张安世怎么可能不愿意? “愿为将军分忧。”按捺住兴奋的情绪,张安世强自镇定地回答。 霍光点头:“既然如此,仆明日即上书。” “谢大将军!”张安世郑重拜首。 ——无论霍光这个决定掺杂了多少目的,至少,他得到许诺! ——将军! ——霍光这是在许诺他次席的地位! 霍光叹息:“理所当然之事,何必称谢?” ——朝中,能够排得上,又能让他安心简拔的……除了张安世,还能有谁? “未言之前,仆尚忧君推辞此任……幸好!”霍光看着张安世,神色隐隐有些复杂。 ——他现在对谁都有些看不懂了。 ——不是对方复杂,而是……他对自己没信心了! 张安世默然。 ——理所当然? ——在霍光那一系烈的人事安排之后,他还敢去想自己理所当然应该是仅次于霍光的地位? 张安世没有那么天真! ——同样十余岁便在未央宫生活的人,没有谁会天真! ——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 ——连皇帝都是如此! 见张安世沉默不语,霍光如何不明白他的想法,思索了一会儿,他才道:“虽然将军须掌屯兵事,然,君仍兼光禄勋,宫殿掖门户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