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掖庭【第三更】 (第2/2页)
罢……小哥哥先回掖庭。”兮君下了决定。 刘病已一愣,犹豫了一会儿,才道:“日后再对君言。” ——他也明白自己今日就是有些不对劲。 兮君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看着刘病已离开,兮君才倚到凭几,默默思索——往常,刘病已总会说些宫外的趣事,或者自己的情况…… ——今天……话题一直在宫内打转…… 兮君有些担心刘病已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直到就寝时,兮君才有机会问倚华——刘病已最近是不是遇上什么糟糕的事情了? 倚华有些不解:“曾孙近来无事。” ——绝对没有什么事发生! 兮君犹豫了一下,换了一个说辞:“曾孙……似乎不甚愉快……” ——这就有些轻描淡写了。 兮君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了。 倚华却是一惊,虽然左右无人,但是,她仍然凑到兮君的耳边,低声问道:“曾孙今日往椒房来?” 兮君点头。 “如此不妥!”倚华不禁皱眉。 兮君抿了抿唇:“我已告诫曾孙,不可再如此!” 倚华一怔,随即伏首请罪——她不该先考虑刘病已的事情的! 兮君没有说话,只是再次问道:“曾孙近日……” 倚华连忙回答:“婢子只知,史家家主近日卒。” “史家?”兮君一怔。 倚华低声道:“曾孙与史氏甚亲……” 兮君没有回答,半晌才道:“仅是如此?” ——丧亲?
——不止如此才对! 倚华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史家之前,卫君亦卒……” ——卫君? 兮君不明白长御在说谁了。 倚华也有些为难,半晌才道:“卫君……先帝卫皇后之侄……” 兮君这才反应过来:“接连?” 倚华点头。 兮君哑然无言——卫太子全家仅余刘病已一人,对刘病已来说,舅氏便是最亲的人了。 兮君也知道,刘病已的母族不明,因此,他祖母的史家,曾祖母的卫家,便是他所知道的最亲近的人了。 ——如今……却是接连遇丧…… ——也难怪刘病已不愿说宫外的事情了! 倚华见皇后若有所思,也就没有打扰,半晌,她才听到皇后轻声道:“灭灯。” 倚华连忙放下帐帘,熄灭内卧之中的灯盏,随即退出内卧。 听到倚华退出内卧,躺在床上的兮君才重新睁开眼,盯着帐顶默默地出神,良久才轻声低语:“所以……嫉妒……” ——真的不是她的错…… ****** 无论刘弗陵多么不愿意从建章宫迁回未央宫,当霍光坚持时候,他都别无选择。 ——元凤二年,夏,四月,自即位之后便居于建章宫的皇帝徙未央宫,朝廷为此大置酒。 中外吏民皆对此深感欢欣鼓舞,多有进献牛、酒以贺之人。 于是,徙未央宫当天,皇帝便颁诏——赐郎从宫帛,及宗室子钱,人二十万;吏民献牛、酒者赐帛,人一匹。 兮君同样对掖庭女子有所赐予。 如今,皇帝无子,掖庭女子的秩位都不高,最高也不过美人。对年幼的皇后,诸女无论心思如何,至少表面上是毕恭毕敬的。彼此都客气礼让,倒也算是和睦了。 虽然掖庭的人不少,但是,因为大多秩位不高,兮君倒是没有赐出太多的东西。 看了看郭穰呈上的私府的簿册,兮君倒是感觉很高兴了。 见皇后心情甚好,郭穰犹豫了一下,才将另一册簿册呈上:“中宫……此簿所记乃修上官家冢茔……” “嗯!”兮君应了一声,伸手按住简册,却没有立刻展开察看。 殿中的气氛一滞,诸侍御都屏住了呼吸,直到兮君将简册转手交给长御暂收,众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不过,众人也看得出来,皇后的神色仍然不太好。 这时,掖庭令前来的消息就格外让人欣喜了。 ——至少可以让皇后转移一些注意力…… 这是张贺入殿之前,中宫诸人的想法。 当张贺上殿之后,中宫诸人心中同时一紧。 ——掖庭令的脸色可不太好看…… 兮君也是一愣——宫中人多是喜怒不形于色的…… 随即,她便紧张起来。 ——看来不是什么好事。 张贺顿首行礼,随即便恭敬地说明事情详情。 “掖庭宫人病者甚多?”兮君一怔。 “正是。” “何故?”兮君直觉地追问。 张贺却是半晌无语。 ——原因……可不是那么容易解释的…… 张贺不由苦笑,却也不得不认真思索——如何解释才能说服皇后同样他的进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