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5、妄测 (第1/2页)
——砰! ——啪! 宣室殿内,刘弗陵将手上的奏书狠狠地敲在漆几上,也许是犹不解恨,他又扬手将奏书掷出去。 殿上一干中臣都被少帝的举动吓了一跳,都屏息凝神,不敢多问一个字。 好一会儿,见刘弗陵的脸色稍缓,金赏才悄无声息地站起,将殿中的那份奏书拾起,重新卷起,双手奉到少帝面前的漆几上。 刘弗陵抿唇冷笑,刚要说什么,就听到金建低声道:“陛下,奏书皆由尚书台奉呈。” ——尚书台送来的奏书……说白了,就是霍光已经认可的。 刘弗陵的脸色陡变,半晌才生硬地对金赏说:“尔以为此奏当如何?” 金赏一愣,随即就听刘弗陵道:“尔可阅此奏。” “诺。”金赏应了一声,一派恭谨地展开那份奏书,慢慢地从头看了一通,立时也变了脸色。 “陛下……” “朕当如何答?”刘弗陵瞪着金赏,厉声质问。 金赏低头,双手奉上奏书,低声而恭敬地对刘弗陵道:“太医署恪尽职守,上当嘉勉之。” 这个答案让刘弗陵瞪着金赏,却是半晌都没有言语。金赏也没有再开口,维持着奉呈奏书的姿态立在漆几前,沉默而坚定。 看着金赏,刘弗陵暗暗地咬牙——不是恼他,而是因为知道,金赏说的正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那个最好的选择却不是他最愿意的选择。 刘弗陵不甘心! 少府太医令的奏书写得相当委婉,措辞谨慎又谨慎,根本没有一丝表功的意思,但是,再如委婉、谨慎,都无法改变奏书的内容。 ——太医令轻描淡写地奏禀,为皇帝子嗣计,太医署已于掖庭贵人中选宜子嗣者,并移文掖庭署。 刘弗陵不相信掖庭署,也不相信这件事完全是太医署的自发行为——虽然奏书并未提及其它内容。 又咬了咬牙,刘弗陵伸手接过金赏手上的奏书,同时吩咐:“朕欲知太医令近日可曾入中宫。” “诺。”金赏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任务。 这件事并不难查。 中宫谒者往太医署诏太医令入见,并未避人耳目。金赏往少府一问就知道了。 金赏身份尊贵,徐仁亲自在正堂见了这位少年列侯。 “此等微末之事,秺侯遣使来问即可,何必亲至?”徐仁笑言。 金赏执礼恭敬,连道不敢:“仆稍感好奇而已,岂敢再放肆?徐君为仆释疑足矣。” 徐仁笑着摆手:“秺侯言重。” 两人客套了一通,徐仁又亲自将金赏送出少府寺。 等金赏走远了,徐仁的脸色一沉,转身进了少府寺,同时扬声吩咐掾吏让太医令来见他。 太医令一进正堂,便听少府厉声质问:“汝行何事,令陛下亲信侍中来问汝之行止?” 太医令闻言便是一颤,随即苦笑着向主官行礼:“臣昨日上书。” 徐仁皱眉:“何事?” “中宫诏臣,将掖庭之中宜子者,移文掖庭署。”堂上并无旁人,太医令也没有对主官稍有一丝隐瞒。 徐仁不由大骇:“汝已移文?” 太医令再次苦笑:“中宫赐笔札,臣岂敢不书?” ——当日,在椒房殿,他硬着头皮应诺之后,年幼的皇后便命女史上了笔札,虽然开口,但是,那个架势明显就是,他不立刻写出来,就不要想离开了,他还能如何? 徐仁不禁一怔:“中宫……竟……” 太医令立刻点头。 徐仁恍然回神:“既是中宫诏命,尔之奏书竟未曾提及此事?” 太医令摇头:“中宫仅是口诏。” ——说白了,他没有证据啊! ——再说,即便是有书诏,他又能如何? ——那是皇后,是大将军的外孙! 想到大将军,太医令顿时神色一肃,抬头看向徐仁,郑重地又说了一遍:“臣昨日上书,即奏禀移文一事。” 这一次,太医令在“昨日”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徐仁毕竟不是昏庸之辈,一听这话,便明白过来,却是更加心惊。 “大将军……中宫……此事……” ——这件事竟是大将军授意皇后所为吗? 少府正堂之上,两人相视无语,心中的想法却是相同的——这件事,他们是管不了的。 ——少府这个卿职本来也尴尬,掌着皇帝的私有,负责宫禁供给,但是,一应事务都不是少府能做主的。 ——更何况,这件事还牵涉到帝后…… 徐仁摆了摆手,让太医令离开。堂上只余他独自一人时,徐仁的神色却愈发地凝重了。 ——大将军这般行事…… ——难道…… 徐仁心中的不安愈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