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定禁卫 (第2/2页)
懂。” 霍光沉吟了片刻,却没有给答案,只是对杜延年道:“上既有言,仆便待日后再去。” “诺。”杜延年应了下来,随即便要离开,却又被霍光唤住:“不急,幼公随我来,正有一事,需与君议。” 杜延年连忙应下,跟着霍光离开。 霍光仍旧是去了白虎殿,与杜延年各自坐下之后,才说明原由:“仆欲以明友为卫尉,君以为如何?” 杜延年一怔,疑问脱口而出:“明友已是度辽将军。” ——卫尉虽然位列九卿,掌屯卫兵权,不可谓不重要,但是,毕竟位在将军之下。 霍光挑了挑眉:“将军素来是事讫即罢。” 杜延年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这个任命着实透着几分古怪。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巡行宫中,不仅掌握宫门出入的大权,对宫中防务也有相应的权力,从某种意义说,卫尉比光禄勋更加重要。 ——毕竟,光禄勋属下的郎、谒者并非正式的军士,而期门、羽林又非光禄勋可以插手的,而卫尉属下的屯卫却是从各郡征来的,实力非同一般。 ——说白了,未央宫最强、最多的兵力就是卫尉属下的。 ——这样一个职位,霍光给谁……透露的讯息就完全不一样了。 杜延年不太愿意开口了。 “幼公?”霍光不解地催促了一声。 杜延年叹息,抬起头,看着霍光道:“大将军已有决断,然否?” ——霍光之前已经见过范明友了,难道还会是说别的事吗? 见杜延年说了出来,霍光没有也再回避,直接点了点头,随即又道:“幼公以为如何?” 杜延年没有料到霍光重复追问自己的意思,不由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却是拧着眉,低声对霍光道:“将军诸子婿之中,范君才志最高。”
——这是赞语,却也含着别的意思。 …… ——才志太高,心便会大……心太大了……也就难以掌控了…… 杜延年的意思很明显——范明友未必全心听从霍光的掌控。 霍光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杜延年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霍光:“大将军为何不用令子?” ——他本以为,霍光会用霍禹的。 ——毕竟,霍光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禹?”霍光一怔,随即却是冷笑不止。 杜延年低下头,不敢出声了。 ——那是霍光的亲生儿子,霍光可以随意教训,外人却是不能插手的。 “禹……才志太低。”霍光把杜延年的话稍作改动。 杜延年一怔。 “也不算低……”霍光想了想,不由露出几分嘲讽,“才不过尔尔,志却极高!” 杜延年有些明白了,倒是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认真地思忖了一下,才回答霍光:“明友为卫尉,臣以为可。” ——只要霍光掌握得住,范明友的确是最好的人选。 霍光点了点头,刚要说什么,就听到外面通禀:“将军,范郎君与右将军请见。” 杜延年诧异——霍光还要见张安世吗? 霍光倒是并不意外:“右将军入。” ——显然是不准备见范明友了。 “唯!”殿外应了一声,不多一会儿,张安世便走了进来,霍光也起身相迎,两人见过礼,张安世才看到早已起身的杜延年。 “幼公?”张安世不由惊讶。 杜延年与张安世叙了礼,霍光笑道:“我欲知幼公之见。” 张安世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对张安世,霍光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直截了当地说明召见的缘由:“子孺,我欲以任胜羽林令。” “羽林令?”张安世也是一愣。 随后,张安世便平静下来,认真地思忖:“胜……” ——霍光诸婿中,任胜尚算稳重,对张安世、杜延年他们也是极恭敬的…… “此意可矣。”张安世很认真地回答。 霍光松了一口气,很是满意。 ——张安世是光禄勋,若他对此心存芥蒂,霍光也比较为难。 张安世毕竟了解霍光,看了看霍光的神色,寻思了一下,便笑道:“明友出为卫尉,不便再为中郎将,将军可有人选?” 杜延年一听,心中便明白过来——果然,范明友为卫尉一事,霍光已经决定了。 ——中郎可出入禁中,有五官、左、右三将。原本是范明友、霍禹、张千秋。现在,范明友为卫尉,便空出了一位。 ——这是指真正领中郎的三将,如苏武出使时授的中郎将却是不领诸中郎的。 ——像霍云,也是中郎将,但是,他领的是胡骑,授中郎将,一是秩位高,二是可以出入禁中。 “王汉。”霍光给了一个答案。 张安世与杜延年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王汉是谁,最后,还是霍光给答案:“乃我群孙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