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天公泣血 (第1/2页)
风起。 扭头看见的却是白发。 小米粥温热,他就像一个寻常老农,在农闲的时候歇下来喝自己种的小米,眯着眼看一场雪淹没农田,盼着来年有个好收成。 如果不是他站在这么高的地方。 于路上走了太久,再回首已是传奇。 蛮皇沉着脸,亘古不变的脸上第一次有所表情。 “非要一战?” “当然。”老人笑笑。 皇者身边的风在躁动,手中那碗粥也有些不安稳的趋势。 “我不是你的对手。” “但你会死。” 老人听着皇的话点点头,安安稳稳的把粥拨进碗,喉咙上下几个滚动。 “夏皇过谦了,我未必会赢。” 但一定会死。 世间哪里会有不老的人呢?即使他被称之为神,但他其实就是一个老人。 “我是人类的武神,此时怎能躲在关外?”老人笑笑,看着端着陶瓷碗的皇者,“怎么不喝,老朽这碗粥可是不合陛下胃口?” 蛮皇仰头吞粥,一把将碗扔开,千丈峰顶,陡然风歇。 山脚,四十九位蛮族一品仰头望天,那两人所在的地方,应该可以被称之为天了。 极目远眺,却没见到什么动静,他们不敢做声,因为这是皇所说的,自己作为武者最后的时刻。 此战之后,再无天榜第三蛮皇,只有——蛮族之皇。 瓷碗晃晃悠悠滚下山,滚到他们身前。 碗边有一粒小米,微黄。 天空陡然传来两声长啸,一声如天,一声似龙。 随后便是山崩之态,几人站在山脚,居然有山体正在晃动的感觉,仰起头,巨大的石块从不知何处的山峰坠落,待到几人面前时这四十九人纷纷运起劲力,各显神通,石块粉碎,而后几人皆在伙伴的脸上看见了凝重的颜色。 几人腾身而起,在落下石块之中或闪躲避让,或直接打碎石块,在纷纷扬扬的尘埃之中,他们看见了两道人影。 粗布袍子的老人闪身,伸手,手在空中一抹,而后几人便觉得自己的视线都被那一手吸引了过去。 还不等几人吃惊,他们便感到了更加巨大的吸力,若是说之前的感觉叫做吸引的话,此时的感觉就是——吸收! 或者说征收更恰当一些。 两人拳掌相交的一瞬间,这四十九人感到自己的大脑突然一阵,继而变得晕晕乎乎,蛮皇冷哼一声,随着这一声,脑海才恢复几分清明。 两人之间试探的较量几人已经不能观看。 “这就是皇,他的境界吗?” 近卫官范德苦笑一声,蛮皇的近卫官或许是世界上最没用的职业了,蛮皇那么强,近卫?这个称号更像是嘲讽吧。 只有蛮皇身边的他才知道如今的皇到底有多可怕,昔日天意之拳已是几乎所向无敌,而后同苏玉一战,从顺天到逆天,突破前人所未见,再有当日在蛮神殿同丁一一战,实力愈发深不可测。 那真的还是一品吗? 范德摇摇头。 那绝对不是,苏玉笑倾城他们再强,却仍可揣度,可如今的蛮皇和山顶上的那位老人的境界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想象的。 想象不出,亦不能见。 万仞关外亦有风。 风吹八百里。 微烈。 巫凉戈的脸色有些变,她原本以为打破万仞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兵临城下却见白家退去,于是这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是,今日,这关前之人,又给了她惊喜。 麦斯尼却没什么诧异的地方,他面色如常。 城头的白色锐金旗不再,却立起了白字旗。 一员年轻的将领在城头遥望城下大军。 大军二十五万,或许更多。 守军三百,或许更少。 或者不能称之为军吧,他们没有大夏正式的封号,也没有白家明确的说法,立在城头的将军正是昔日的白家名将,白鑫。 他沉声吐气: “此关,名万仞,于今,三千一百一十三载。” “得人族相佑,经地动五次不倒,历蛮族千次叩关,不破。” “万仞关,第一任守将,墨家墨子,八百墨者守关七载,挡蛮军十万。” “万仞关,第二任守将,兵家吕放,北上出万仞关五次,破蛮军百万。” “万仞关,第三任守将,阴阳李和,时天山山动而关摇,重修万仞关。” “万仞关,第七百六十三任守将,先祖白瑞槐,北上击蛮族三千里!” 念到此处,声带沙哑,似含哽咽。 “万仞关关成后三千一百一十二载第一千四百五十九任守将,大夏付帅,刀气纵横三万里江山天下!” 白鑫抬起头,轻轻道了一句前辈。 而后微笑,笑中带一抹释然,一抹坦然。 “不才,人族白鑫,先祖白瑞槐,今为万仞关关城后,第一千四百六十任守将,今率麾下两百四十九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