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序言 (第2/2页)
?不会吧……他才刚刚十五岁。 萧凛愣了愣,挑起担子,他不知道这捆柴从哪儿来,但这不妨碍他挑到集市上去卖了换米钱。 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老张在街头住了三十多年也卖了三十多年的豆腐,时间长到屋檐上的雨水把店铺的石阶滴穿了,他从当年的小张变成了老张,他是这条街最老的住户,看惯了风风雨雨的老人,看着萧凛搬进来。 这个看着萧凛长大的老人很熟悉对门的孤儿,这个孤零零的黑发少年总是一身粗麻布,每天早上出门砍柴路过他的豆腐店铺时会对着他笑笑,中午挑着柴回来路过他的豆腐店铺时也会对着他笑笑,老人也笑笑,笑容同样平淡,这是两个老邻居许多年来的招呼,两人都习以为常。 老张很喜欢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从不跟临街那些小子们一起疯……没事的时候他会坐在门槛上仰头望着天发呆一坐就是一下午……有时候老张自己都不知道这孩子在干什么。 偶尔会对上那孩子的眼睛……一双澄澈漆黑的眸子。 老张抬起头,萧凛挑着柴从他门前走过,老人挥挥手笑了笑。 少年也笑笑。 这里是沧州府。 中土北部首屈一指的大城,烟柳繁华之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上演,有人在这里生有人在这里死,但在萧凛眼中繁华早化作平淡,他见过官老爷过道清场随从跟班浩浩荡荡,见过醉鬼在街上闹事被街坊邻里围住痛打,见过风流才子吟诗作对见过风尘女子哭哭啼啼,什么都见过,见怪不怪。 沧州的大街,官府衙门从这儿过商贾马队也从这儿过,迎亲的队伍从这儿过送葬的队伍也从这儿过,春节的鞭炮从这儿过元宵的龙灯也从这儿过,但萧凛只是待在集市角落里卖他的柴,默默地等着顾客上门,任凭灯红酒绿照亮了那张年轻的脸。 萧凛看着地上的柴,他着实记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砍的这捆柴,这捆柴突然出现在这里,让他感到莫名的焦虑。 萧凛抄着手靠在墙壁上低着头,青苔在砖缝里攀爬,向墙上蔓延。 “嗒。”木棍杵在地上的声音,不轻不重很清脆。 有客人来了……萧凛抬头,微微一怔。 他上下打量来人,这个人看起来着实不是来买柴的。 一个老人站在他的面前,须发皆白,拄着木棍,挂着幡子,背着包袱,一身道袍。 一个江湖术士……走街串巷为人算命骗吃骗喝。 这种人满沧州都是。 “这柴怎么卖?”老人问。 萧凛一怔,“三文钱。” “我没有钱。”老人摇摇头。 “哦。”萧凛点点头,他没见过没钱来买柴的人,但沧州这么大……什么样的人都有。 “我可以用东西换。” “用什么换?” “帮你算一次命……”老人指指地上的柴,“换这捆柴。” 萧凛抬起头,老人站在他面前,拄着木棍,幡子上是“仙人指路”,他看起来很老,脸上饱经风霜爬满皱纹,但精神矍铄。萧凛从没见过这个人,但他没来由地感到熟悉……萧凛看着老人的眼睛,老人的目光如水般平静。 萧凛低头看木柴,又抬头看老人,然后摇了摇头。 “不换。” “帮你算两次命……换这捆木柴。”老人竖起两根手指。 萧凛摇头。 老人缓缓竖起三根手指。 萧凛摇头。 老人怔了怔,竖起四根手指。 萧凛摇头。 老人最后将手掌张开。 萧凛仍旧摇头。 “为什么?”老人一愣,“这捆柴怎么值钱么?” “我要吃饭……”萧凛指了指地上的柴,“我需要用它来换饭钱啊……算命不能当饭吃。” 老人愣住了,他睁大眼睛看着萧凛,怔了怔,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对……对……人总得吃饭啊。”老人拍了拍萧凛的肩膀,笑,“说的对啊……先要有命才有算命。” 萧凛愣愣地看着他,怀疑这个人是不是老糊涂了。 老人大笑着转身汇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萧凛能望见他挥动的手。 “我还会再回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