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东传佛学 (第1/2页)
第三卷风起东都第四百二十九章东传佛学
第四百二十九章东传佛学
“回去告诉你家主公,便说我于文则会依计行事。”泰山深处,落草为寇的于手中揣着一封密信,对前卒说着。
“子,告辞!”卒cāo)着一副江东口音,穿着也似南方人,闻言抱拳答应一声,低着脑袋,脸上却是闪过一丝轻蔑。
这兵卒,自然不会真是江东所派,甄尧虽然控制着大汉北部与中原,但手中兵卒也有不少祖籍江东,此番假冒江东来寻于,便是郭嘉的计策。
卒见事有了决断,自然不会在山上久待,深怕子长了会露馅,过了一夜便离山而去。对此于也没有怀疑,毕竟自己答应下来的消息,还要这卒回去禀报。
卒的确是回去将泰山一行禀报给自家将军,只不过不是江东众将之一,而是镇守兖、豫的关羽。关羽得到消息,两眼精芒闪烁,立刻执笔书信,开始布置起来。
半月过去,气候已渐渐转冷,也到了于与‘江东’所约定的子。于深山中点齐所有步卒,于也不打算留后手了,毕竟他手中可用将士并不多。
与‘江东’约定,是让他突袭沛国一地,配合江东兵马,出其不意的攻向豫州守将。若能得胜,自然欢喜,即使不能胜,他也能与北征的江东将士一齐南下。
在于看来此计的可行并不低,如今豫州的守将已经被自己弄的暴跳如雷,只要有兵马来犯,或用计,或夹攻,都能有一定建树。也正因此,于才会爽快答应下来。
带着近四千兵卒离山,于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不再泰山郡内逗留,直接引着兵马迅速插入沛国东部,心底思索着,江东将士恐怕已经与关羽等毋极将领交手了。
愿望是丰满的,现实却十分骨感,当于立寨休息一夜,清晨准备继续领兵上路时,抬眼望去,自家营寨周围已然满是敌兵。
关羽一骑当先,立于营寨正门外,冷哼道:“于文则,还不下马受降?”
“关羽?”寨内,于能清楚看到马背上的长须将领,与他手中的青龙刀。惊诧的吐出两字,于才知道自己中计了,引蛇出洞,自己也有当‘蛇’的一天。
知道自己中计的于,当即返后撤,带着手下儿郎从前寨急退,可当他来到后寨,准备图为时才发现,为了对付自己,甄家众将是下了重注了。
太史慈手握双戟,右手平指前方,笑问道:“于文则,意往何处去?”
“拼了!”心底暗道一声,于下令兵卒打开寨门,高喝道:“众儿郎若想活命,随我冲杀出去!”这时候,除了死拼硬闯,不可能有其他方法可以逃生。
“不自量力。”太史慈摇头轻叹一句,手中画戟呈斜角上指,后立刻传出‘嗖嗖’破空声,是利箭飞的动响。
“杀!”没有任何退路,于只能冒着箭雨往前冲,战马飞奔,倒是让他躲过了不少飞矢,但在他后的兵卒可就没那么幸运,只一轮飞矢,便倒下数百之众。
“给我下马!”于轻骑冲阵,太史慈浑然不惧的勒马相迎,手中双戟翻飞,左手画戟将于挡在前,右手猛然前刺杀,出手便是凌厉杀招。
“嗉”一道风响,画戟险险从于脑门上划过,关键时刻于仰躲过了太史慈的杀招。
两匹战马相错而过,就在二将反向并齐之时,太史慈双腿猛夹马腹,战马吃痛长呜,两只前腿高高竖起,并重重踹向旁于所骑战马。
“嘭”相交太史慈胯下的乌桓宝马,于的坐骑就显得弱许多,只一蹄,便站不住马,轰然向侧面倒下,太史慈顺势调转马头,手中画戟往前探送,在于落地时,便将戟尖送至其颈脖旁。
“尔等主将被擒,降者免死!”没有意义的战斗,即便胜了也是输家,于被拿下,太史慈也不想再浪费帐下兵力去对付这些已经成为山贼的昔曹兵。
战事出奇的顺利,不等关羽领兵至后寨来援,太史慈就已经开始收降俘虏,数千战俘说多不多,但若置之不问,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动乱。
于最终还是被关羽二人北送,当大汉步入一年中最后一季的时候,才堪堪到了毋极。
“文则。”首先接见于的并非甄尧,而是于昔主公曹cāo)。曹cāo)在得知于被抓后,就立刻向甄尧求,并保证于会降,否则也不会让两人这么快见面。
再次见到曹cāo),于也不落泪,低声抱拳道:“主公。”
曹cāo)在毋极,甄尧给的待遇也是相当不错,就是平享用,对曹cāo)而言也是比以往在昌邑时‘奢华’许多。将于扶起,摇头叹道:“往事已矣,如今cāo)亦是毋极臣则,不可执迷于过往。”
于对自己的忠心,曹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