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少林(13)吃斋饭 (第2/2页)
意到了这一幕。 刚才拍王灿讲经的那几个信徒,其中有一个中年人,他就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前面的举动,从外面跟着高僧们进了五观堂,他就一直盯着王灿。在这里看到那个讲经的少年竟然坐在了主持的位置,这个信号让他更为震惊。之前的讲经场面已经让他惊诧莫名,可是现在的场面让他更是浮想联翩:靠,这特么的是少林寺的新方丈吗?太特么的牛-逼了,讲经说法,摩顶受戒,靠,绝壁是一个转世佛陀,草草草,特大新闻啊!以后谁特么的敢说佛门正宗没有转世高僧,我特么的一定呸他一脸,今天赚大发了,竟然让我见证到了这么伟大的一幕,值了,今天超值了。 陶爱玲也在后面注意到了前面的情景,当她发现自己的儿子身着僧袍,竟然坐在了主位,她兴奋的踢了一脚王建国,示意他看着前面的画面。王建国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儿子没有给他吹牛,虽然他不知道那个位置的含义,但是工厂开会他是参加过的,中间的位置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够随便坐的,看来儿子在这家寺庙里真的是很有地位啊!靠,赶紧走,再不走,儿子真的是有可能被留下来当和尚的。 陶爱玲可没想那么多,她只是看到儿子风光的坐在主位上,像自己学校的领导那样坐着,嗯,就是那个范儿,哈哈哈,我老陶的儿子就是牛。赶紧拿出手机拍了起来,呵呵呵,回去一定给邻居老李家看看,省的他们整天在她面前嘚瑟,去这里烧香了,和尚们对他们多好多好,去那里拜佛了,主持方丈列队欢迎,跟我儿子比,差得远了,哈哈哈,这么多的和尚在我儿子面前规规矩矩的,嗯,就是这样,这才是一个总监应有的做派。 五观堂实际上是不允许拍照录像的,而且吃斋的居士和游客们更是没有人在这里四下观望,这样是对佛祖的不敬,工作的沙弥居士们发现也会训斥的。可是今天,不一样,对于陶爱玲两口子来说,真的是不一样,她们俩不是居士,不是领导,但是她们俩受到的待遇真的是领导级的,四处观望,无人敢说。现在在斋堂里,尤其是陶爱玲,就像是看戏似得,表情丰富,动作不断,旁边的沙弥比丘们都已经发现了,可是他们更是知道这二位是那中间的那位的父母,谁特么的敢管?要给自己找不自在吗?眼观鼻鼻观心,念一声阿弥陀佛吧!
王灿连喝了五半碗儿的咸汤,真特么的是越喝越渴,喝不下了啊!王灿把筷子搁在碗边上,他知道这个动作,是那个时空寺里主持在五观堂要讲话的意思,试一试,看这规矩和那个时空的一样不一样啊? 有人发现了王灿的动作,当然对于这个方丈位置上的动静,一直都有人时刻关注着,直到方丈吃完饭,把筷子放平为止,嗯,这样大家都知道方丈不准备给众人讲话了,放心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现在,竟然看到王灿把筷子放到了碗边上,嗯,这个师叔祖是有话要说啊!很快,在场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等着王灿说话。 王灿一看,哟呵!这一招还真灵,嗯,太有意思了,我要是把筷子再给它放平,他们会怎么想?嗯,肯定是在想:这个傻-逼给筷子放错了,搞错规矩了,哈哈哈。你们想的美,老子喝了一肚子咸汤,心里正不舒服呢!我也得让你们不舒服一下,嗯,就特么的给你们讲几句吧! 王灿朗声说道:“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出家人应谨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阿弥陀佛。”王灿说完又低下了脑袋开始喝汤了,真渴,就特么的说了两句嗓子就受不了了,靠,一定要给这个管斋饭的家伙收拾一顿,曹,要咸死老子了! 在场的众僧开始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谨遵法旨。” 王灿的这番话让在场的僧人们心头一喜,尤其是那些‘行’字辈的老僧们,他们今天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正在龇牙咧嘴的吃饭,就这样被王灿这四句佛偈给镇住了,师叔真的是师叔啊!说的太好了,句句佛家经典,句句至理名言,嗯,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笑也是一口,哭也是一口,只要心中无嗔无狂,那么这顿饭根本就不算什么了!嗯,汤也不怎么咸了。师叔真是厉害啊! 行正,心里骂道:卧槽,我特么的从没在吃饭的时候讲过话,你倒是先来一下,还特么的说我们,你不也是龇牙咧嘴的吗?嗯,看来我以后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也要讲一讲了,打断一下他们的节奏,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我的权威。曹,憋屈,今天真憋屈。 在场的居士和信众们对后两句才是感触颇深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说的真好,这个新主持真的是太厉害了,字字珠玑,嗯,比原来的主持厉害太多了。 陶爱玲拿着手机还在录着,嘴都咧开花了,心里狂笑道:看看吧!这特么的是我老陶的儿子,说话就是牛,还有深意,还精炼简洁,哈哈哈,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一生最大的成就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