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神州_第九章 拦路谏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拦路谏言 (第3/4页)

,不使圣主蒙垢,不使百姓离难。此乃至德所昭,大义所着,历百千万劫,亦永存而不替也。

    三皇立世,繁我华夏,五帝续存,荣我神州,前人奋威,始创中华,万年延存,所经非易,岂能一朝尽丧?念我先民,以野为食,挥石为刃,与兽为邻,依树为屋,绳为记事,月为纪年,绵延至今,岂是蛮夷能比?圣帝出世,造字行文,织虫为衣,击石为乐,冠衣明礼,塑其忠武,千载以下,岂能不念艰辛?世传圣人,重修礼乐,施教于民,明义见礼,六艺传世,诗书盛行,吾等后人,岂能数典忘宗?由此观之,西之纪年,实非大宋之幸,断不可传。

    万千世界,人事茫茫,苦海无边,众生碌碌,或矢志空虚,置身于渺漠之乡;或矫情钓誉,窃居为学道之人。但万不可无父无君,不忠不孝,甚而似是而非,犹豫于中,以刻薄为严明,以迂愚为忠厚。人生于世,理当为当做之事,行当为当行之举,绝不可因私费公,畏危断义。

    诸公皆为博学之士,忠义之理比之乡野之民知之更深,还望诸公能明心于理,行忠臣之事,不使淮王千岁盛名蒙尘。如此诸公幸甚,淮王幸甚,百姓幸甚,大宋幸甚!青史刻名,万代传诵,尽皆在此!

    乡野之民,神风华于辛巳年十二月送呈!”

    上官天南念的是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赤子之意流于言外。当他念完,周围的人群一片安静,不少人的眼睛都看向我,显然是被这篇忠义之气蕴涵的文章所感动,想听我的最后决定。

    这些官员会因为这篇文章而来对我进行拦路死谏,的确让人想不到。

    看到这些人的眼神,我第一次真实的认识到,自己这次是做错了,虽然我想重新竖立神州的精神,但我忘了,不能冒犯神州的骄傲,这些东西是真正支持神州人永远不被命运击倒的利器。

    我扫视了这些人一眼,从中看到无数的渴望和期待,神州的子民的确不能忘了神州的历史,这些是我们能够证明自己的最好证据。

    沉默半晌之后,我缓缓的说道:“本王同意不发布公元纪年的命令,至于今后纪年的方法,本王以后会和你们商议!”

    “啊,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心中一些的不快也消散不少,我的让步换来了所有人真心的祝颂,也算可以让自己满意了,毕竟我的本意也是想为神州好。

    剩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我被一大群欢天喜地的官员簇拥着前往皇宫,途中我还屡次对那些百姓招手示意,使我的亲善形象很清楚的留在建康百姓心中。虽然不知道他们会如何想,但是做好我自己的本分,就是我当为之事。

    在皇宫前面,我主持举行了例行的祭告天地,恳请苍天庇佑的仪式后,我们一行人就走进皇宫。

    虽然我并非第一次进入皇宫,但这次来,明显感到和上次不同,最大的分别就是皇宫中不再显得冷清,而是有了不少的人气,特别是那些警戒的士兵,穿着新式军装的样子,更是让我十分满意,比以前那种大毡帽的样子顺眼多了。

    我们并没有进入议事殿,我在殿前让他们都散了去,只是让他们晚上来参加我的婚宴,和一起观看新年大典。也许是我的话语说的太过平静,那些参与拦路死谏的官员们犹豫了一下,看到司马风行礼离开这里后才慢慢离开,叶谦和上官天南两人却留了下来。

    看到大部分的人已经离开,我才对叶谦上官两人说道:“你们不用担心,本王不会反悔的。”

    叶谦看了我一眼才说道:“属下等以下犯上……”

    “你不用说了。”我打断他道,“这次本王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并不能全怪你们。虽然这次本王同意了你们要求,但也不代表本王会停止变法,今后本王的变法法令仍然会发布,希望你们能够继续推进新法的实施。至于这次的事情就到此为止,本王问你们一件事情,那个神风华是什么人?”

    上官天南站出来回答道:“此人是属下的一个旧友,原本他对殿下多项利民变法积极响应。可自从他风闻殿下将要废除华夏惯用年号,改用西夷纪年之后,彻夜难眠,费时数日写了此陈情表,并建议属下能够当众将此表送呈殿下。属下见数次上折都不能使得殿下心动,故才出此之策!”

    “不用说这些,这个人在那里?”

    “此人正在属下家中,不知殿下可愿意见他?”

    “今天不行,你去告诉他,本王过几天会召见他。你们走吧!”

    “属下告退!”

    看到他们离开后,梅走过来说道:“今天属下本来还以为殿下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让属下和司马风担心了好一阵子!”

    我没好气的说道:“你也看到了,这么大的阵势,还要死谏,难道要本王还来一次大清洗?你愿意,本王还不愿意了。”

    梅听我这么一说,反到笑了:“殿下会这么说,表示殿下已经将此事放开,难道殿下不担心此例一开,以后他们经常这样吗?”

    我看了看她,淡然道:“这次本王也有错,所以才答应他们,不要忘了,那帮被裹了脚布的秀才没一个可以熬过十天的。”

    梅也淡然一笑,不再开口。

    不久之后,我见到了白女,第一句话就问她:“这么多官员参加,为什么你会调查不到?”

    白女平静无波的回道:“今天那些官员按照预定计划聚集到皇宫前等候殿下,可是上官天南突然拿出那份陈情表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去劝谏殿下。此事事发突然,属下根本就没时间通知殿下。而且属下以前就说过,对于殿下用西方纪元,群臣极为反对,爆发此事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我听后,只是摇摇头,就走向我居住的宫城。

    进入宫城后,我一一的参观了我平时办公的几处宫殿,还特别去了御书房看了看,发现此书房和以往的书房大不一样,除了留有供人看书阅览的场所外,还另外建立了一所藏书室,里面的藏书足以开个大型图书馆,分门别类,摆放的十分整齐有序。

    见到这种布置,我笑着对梅道:“你似乎很明白本王的心意,有了这么一座藏书室,以后皇宫内的人看书可就方便多了。”

    梅笑着接口道:“此书房只是供住在宫城内的人使用,在皇城那边还有一座比这更大的藏书楼。此外,属下还在建康新城的南边修建了一座大型图书馆,那里的书籍更多,而且,不论文人百姓,都可以在里面进行借阅。殿下如果有心,可以去看看!”

    “我会去的,不过建康新城的街道你想好名字没有?几条主街道,本王可是将名字起好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此事属下已经交给王妃去负责了,殿下如果想知道进展的话,可以去问王妃。”

    “哦,原来已经交给姿儿负责,姿儿,怎么没听你提过?”

    “妾身正想将这些街道命名拍卖出去,现在还在准备,当然不好给殿下说。”

    “你想卖街道命名?这样也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