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渡渭河背水而峙,各怀算计自乱阵脚(一) (第2/2页)
葛亮他还是不想冒孤军深入的危险而是力求稳妥,这样反而让我安心了。” 得知司马昭也随军而来,并被司马懿软禁在帐中失去了自由,郭淮于是便来到帐中探视。 看到许久未见的郭淮,司马昭显得很兴奋,靠在凭几上手捧地图观看的他马上站起身: “长剑伯伯!您怎么来了?” 郭淮看着司马昭的脸上似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稚气,举手投足之间反而成熟了很多: “到底是要成家的人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毛头小子了...” “长剑伯伯,您就不要再取笑我了...” 在面前司马昭始终很随和谦逊,如今被郭淮这么一夸脸上甚至露出了些许羞涩。 这时郭淮注意到了司马昭手上握着地图,于是便问道: “你在看什么呢?” 司马昭解释说: “这是雍州和汉中地界的详图,反正现在我和阶下囚也没什么不同,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就拜托大哥将这个拿给我看,打发时间罢了。” 说到这里,司马昭立刻追问郭淮目前的战况: “对了长剑伯伯,我听帐外面路过的士兵说,诸葛亮已经撤回了对马冢的合围和渭水南岸的伏兵,同时移军驻扎在五丈原,而他同时也下令大军做好向南迁徙的准备,而且还决定就要南渡渭水将在马冢扎营,这是真的吗?” 得到郭淮的肯定回答之后,司马昭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郭淮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觉得很奇怪:“怎么?难道你认为你父亲的决断是错误的吗?” 仍旧面色凝重的司马昭摇了摇头: “不,从战略补给上来看夏侯玄所督导的粮草被烧毁了三分之一,如果再不确保渭南的钱粮能够尽收囊中,那么对于他来说恐怕这场仗是很难打得下去的,他率军南渡虽然看上去很危险,但却也是势在必行的。” “既然如此,你又担心什么呢?” 面对郭淮的疑问,司马昭将地图摊在桌案之上,伸手指着渭水以北对郭淮解释说:
“如今魏军已呈南渡之势,即将和蜀军形成了正面对峙,但实际上他在确保渭南物资保障的前提之下,同时也让渭水以北呈现巨大空洞状态。邓艾和长剑伯伯您联手使出疑兵之计表面上解除了马冢之围,但诸葛亮绝非轻易上当之人,恐怕他驻军五丈原是另有所图...” 经过司马昭这么一提醒,郭淮猛然发现了本来毫不起眼但却和五丈原隔水相望的北原: “难道说...” 他虽然没有将心中的疑虑说出来,但无形之中却和司马昭不谋而合: “恐怕他的真正用意就是这个。” 郭淮意识到如果诸葛亮的真正目的确实如自己和司马昭猜测的那样,恐怕接下来的战局会让司马懿陷入空前的被动之中,或许诸葛亮是故意装作中计,从而主动放弃马冢而屯兵五丈原的。想到这里他马上赶往中军幕府,这时司马懿正在和众将部署南渡渭水的具体计划,看到郭淮如此神情紧张的样子,便问道: “伯济将军有何要事吗?” 顾不得喘息的郭淮立刻向司马懿请命说: “大都督,末将恳请带领五千人马分兵北原驻扎,诸葛亮驻兵五丈原恐怕是阴谋。” “哦?” 一直以来和郭淮关系极不融洽的夏侯霸一听郭淮这么说,马上就扬起眉毛阴阳怪气道: “伯济将军此话何意?” 郭淮解释说: “末将认为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故意拿渭南的钱粮物资引诱我们南下争夺渭南地域,而他就会利用渭水以北的空虚状态率兵渡水抢先占据北原。如果真的让他得手,那么他就可以练兵北山、断绝陇道,进而震慑陇西军民,到那时陇西四郡恐怕会陷入动乱和不安,甚至会再度发生诸葛亮首次北伐之时三郡望风叛乱的恶象。” 他的这番话让包括夏侯霸在内的很多将领都不以为然,夏侯霸讥讽郭淮说: “老将军恐怕是上年纪了,如今大军即将南渡驻扎马冢,兵力上蜀军占有绝对的优势,他应该会集中全力对付我们才是,又怎么会再节外生枝去取北原这个弹丸之地呢?就算是分兵五千给你,又怎么能够挡得住诸葛亮的大军,更何况我们现在手中的兵力本就不多,假如诸葛亮根本没有北取北原的意图,而是正面直扑我们主力的话,我们不是更捉襟见肘了吗?” 尽管司马师、陈泰、邓艾等人都很赞同郭淮的看法,但毕竟他们的军职与夏侯霸相比实在是太低了,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同时也无异于进一步触怒夏侯霸。 正当帐中武将们议论纷纷之时,审时度势的司马懿这才开口说道: “郭淮将军所虑不无道理,可夏侯将军之言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不如这样吧,郭淮将军,本都督拨与你两千人马,你尽快赶到北原抢修工事、开挖战壕,如果诸葛亮的大军果真意在夺取北原的话,那你务必要将他们挡住,否则军法从事。” 明眼人都很明白,莫不说诸葛亮不会去夺取北原,就算是他真的去夺,光靠郭淮手中的两千人想到阻挡来势汹汹的蜀军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就意味着郭淮肩上的压力空前巨大。 但郭淮却毅然决然的接受了司马懿的任命: “末将必不辱使命!定与北原共存亡!” 说罢他接过了司马懿的兵符点兵西行,看着郭淮那有如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勇者气概,司马师、邓艾等人在深深敬佩之余也忍不住为他感到担心,而夏侯霸等人则等着看郭淮的笑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