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进攻?退兵? (第1/2页)
唐军退下来,在关前扎营,龙武军忙着安置帐幕。 李昌国、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李晟他们聚在一起,个个阴沉着脸,没有说话,气氛极为压抑,仿佛泰山压在胸膛上似的。 时间在压抑中流逝,过了老半天,都没人说话。 消息泄露之事,谁都难以接受。若是消息不泄露,唐军完全可以一鼓作气,一关一关的拔掉,只要打通了道路,唐军就会攻入吐蕃腹地,一举平定吐蕃,成就千古功业。 这等功业,就是三王五帝,秦皇汉武也没有成功,若是成于我辈,这是无上荣耀之事! 然而,消息竟然泄露了,谁能不懊恼? “都莫闷着了,闷是闷不死吐蕃的。”李昌国率先打破沉默。 众人重重点头,却是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就是哥舒翰嘴巴张了几张,愣是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事已至此,我们好好议议,是接着打,还是就此退兵?”李昌国扫视众人一眼,大声道:“秦皇汉武之军未到过此处,我们能到这里,我们已经创造了历史,这是奇迹!即使就此退兵,也足以成为一座丰碑,足以让后人景仰!” 虽说消息泄露了,此次行动的前景极为黯淡,李昌国他们已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入积石山最远! 秦始皇那支无敌大军,汉武帝那支击破匈奴的强汉大军,都没有做到,李昌国他们做到了,足为万世楷模。 “呵呵!”哥舒翰强作欢颜,笑道:“我们也太苛求了。这次进军积石山,虽是上策,成算并不大。积石山中多险关要隘,我们即使再小心,也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要想不泄露消息,几乎不可能。这是战争,总是充满意料不到的事。” 这话很有道理,即使再伟大的军事天才,也不可能把战场上的事情料算得一清二楚,因为战争充满无穷变数,瞬息之间就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李昌国他们能一路到达这里,已经非常可贵了,不能苛求更多。 “我们即使不在这里泄露消息,也会在后面几关泄露。”哥舒翰大声下了结论。 众人点头,大为赞同这话。 李白摇摇头,道:“大帅和监军所言极是有理,战场上的变化太多了,就是起孙吴于地下,也不可能全部料算明白。我们一路打来,已经连下多半关隘,在我们前面的还有四关,这已经很了不得了。” 经过一番安慰之语,众人的心绪好多了,气氛活跃起来了。 “你们都说说,是退兵,还是接着打?”哥舒翰接过话头。 “我以为,接着打!”郭子仪眉头一挑,道:“此番进军积石山,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可以说准备很充足。即使不能奇袭,我们也不能轻言放弃,还可以再打打看。” “我赞同!” 李白、李光弼、李晟齐声附和。 “监军呢?”哥舒翰微微颔首,打量着李昌国。 郭子仪、李白、李光弼、李晟他们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李昌国身上。李昌国的话很有份量,由不得他们不想听个仔细。 “至于退兵一事,我意暂不考虑,因为我们不过是初次受挫。”李昌国眉头紧拧,道:“要是一受挫就退兵,我辈之战意也太不坚定了!” “对!” 这话引起众人共鸣,齐声附和,哥舒翰更是重重击掌,大声赞叹:“大唐之军就是一场接一场硬仗打出来的,大唐男儿岂能一遇挫折就退缩?” “绝不退缩!”郭子仪、李白、李光弼、李晟大声回答,透着坚定不移。 哥舒翰轻轻点头,道:“很好!这才不愧是大唐男儿!” 略一停顿,道:“我们好好议议,接下来该如何打?” 不退兵,要接着打,总得要有打下关城的办法,这是重中之重,必须要议清楚。 “红叶关的险要,不在石堡城之下,我们虽是试探进攻一次,足为明证!”哥舒翰的眉头又拧着了,道:“要想强攻,即使伤亡近万,未必能破关,要想打下红叶关,必须要另想办法。” “红叶关建在山塬上,两侧并不陡峭,若是没有关墙的话,我们倒可以一举突入。”李白的眉头紧拧着,沉思着道:“可惜的是,这两侧的关墙很高,足有五丈,不能突入。” 破第一关时,就是从两侧突入,那里没有关墙。不过,第一关的两侧很陡峭,不要关墙也成。正因为这里的山塬不太陡峭,才建有关墙。 “是呀!”郭子仪他们重重点头,大声附和。 这事,他们也想过,却是不能实行。 “要是填上了呢?”李昌国突兀问道。 “填上?那自然是好!可是,这要怎么填得上呢?”众人大声而言,如同一人在说。 两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