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乘势而下 (第2/3页)
青的指令,襄阳一定要留在宋军手里,这是抗蒙大业的需要,因为他牵涉到整个南宋抗击蒙古的士气问题,更是出于避免三一教承担蒙古进攻的主要锋芒、不让南宋朝廷置身抗蒙事业之外的策略考虑。按照穆青计划,一旦蒙古大军南侵,连现在由三一教控制的邓州和蔡州也将会被放弃,以便集中主要力量与襄阳周围,歼灭蒙古的有生力量。接着吴一万、吴一民又率军5万南下,在杨一政10万大军的帮助下,与当地民军武装一起力克长江以南的荆湖北路,夺取沅州、辰州、常德府、江陵府等地,使得在该路的总兵力发展到25万。 荆湖南路原来由穆一辱、杨一人、杨一生等人负责经营,这一地区就是后来的湖南地区,民风彪悍,反抗官府势力斗争非常激烈,三一教的势力本来就相当强大,正规军队已经拥有12万以上。受四川成功自治的鼓舞以及杨一才10万大军的帮助下,也迅速占领整个荆湖南路,先后力克永州、郴州、潭州、衡州、邵州等地。总兵力发展到30多万。根据总教的统一部署,京西南路(长江以北)和荆湖北路(长江以南)、荆湖南路组成两湖联保自治政府,辖原南宋的京西南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三路。其中穆一成为节度使与副节度使穆一言率军15万住均州等地及山区,准备协守襄阳;副节度使吴一万率军5万与从夔州东下水军第一军一起镇守鄂州,荆湖北路其他地区由副节度使杨一政原川军10万与当地民军负责防守;荆湖南路则由穆一辱、杨一人率军10万镇守。至于政务官员,由总教组织部安排人员担任的调任。 吴一民、杨一生则各率大军10万继续分兵两路东出江、赣,援助正在与南宋数十万禁军对峙的穆一鞑他们。杨一才则率10万大军挥师南下,攻取广南西路、广南东路。 吴一民、杨一生的20万大军的到来,加上两湖自治政府的成立,彻底解决了江、赣两州三一教民军的后顾之忧,终于稳住了一直在苦苦支撑的江州、赣州的穆一鞑、杨一治、吴一拯、吴一救方面的战局。合并一处的三一教军力在江州和赣州地区已经达到了40多万,基本扭转了战局,占据了江州、隆庆府、赣州等大城市,把官军赶回了江南东路,与南宋官军处于相持阶段。而以此同时,杨一才所率的十万大军也在穆一驱、穆一逐的当地三一教武装和组织的配合下,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占领了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这两个南宋的边沿和力量最小的地区,占领静江府、矩州、宜州、梧州、邵州、梅州、惠州等地,并与穆一共、吴一华领导的福建路三一教武装会师于福建路边境,合力占领了福建路南部泉州等地,成立两广自治政府,节度使由杨一才担任,穆一驱任副节度使兼政务总办,穆一逐、穆一共、吴一华为副节度使,与南宋军队对峙与岷江一线。 到此为止,在南宋疆界内的17个路中,三一教已经占领了11个,加上福建路南部;南宋官军掌握的仅有淮南西路、淮南东路、江南东路、两浙西路、两者东路及其福建路北部、襄阳府周围地区,三一教统治地区已经超过70%以上,处于压倒性优势。 站在一幅巨大的表明三一教和宋、蒙势力分布图前,穆青正在陷入沉思,三一教势力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发展到如此程度,连穆青自己也有点难以相信。当然,伴随着整个局势的发展,也出现一系列问题,这才是穆青现在委实下不定决心,是一鼓作气,彻底灭了南宋,然后整治兵备,与蒙古作战呢还是稍微停顿一下,巩固内部,积蓄力量,然后再做良图?采取前一种策略,首先一个问题是南宋的军事力量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三十万禁军就集中在两浙东路和西路,不像其他地方的厢军,其战斗力和忠诚程度要强得多,而且在江南东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乃至襄阳府的军队也是常年与蒙古军队作战、久经战阵的劲旅,每一场战斗势必都将是一场恶战,如果集中力量消灭他们,占领整个南宋,以三一教现在的力量应该能够做到,但势必也会元气大伤;第二个问题是在这一段时间急速发展和扩张中,不仅部队建设需要加强,部队战斗力下降的矛盾相当突出,而且后方基地建设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干部奇缺,机构不健全,同时新占领区土改工作还没有完成,所有这一切当然都需要时间巩固和提高。最为重要的是,现在几十万南宋军队本应该是抗击蒙古南侵的有用力量,如果这样在内争中消耗了,那确实帮了么蒙古人的大忙。因此在经过认真思考并与主要弟子们反复研究之后,穆青决定各路大军在保持现有疆界的同时,暂时停止对南宋军队的进攻,反而推出合作抗蒙的策略,与他们相望而治,暂时休兵,而南宋政府更巴不得有这种结局,这时孟洪等老将早已作古,顶替他的一位年轻统帅名曰贾似道只是一个文臣,在三一教的强大压力下,巴不得求和了事,以苟延残喘,所以这一结局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争取到这一宝贵的时间,穆青通过总教组织部和教务部下令在三一教已经控制的大片土地内,采取了一系巩固政权列政策。主要包括: 建立各级自治政府,把地主的土地全部分给农民; 加强军事训练和整顿,将军队分成地方武装和正规军;地方武装负责各州县城市防御;正规军队主要负责大规模对敌作战;陆军正规军队已达百万,其中骑兵10万,另加水军5万。负责治安的民兵更是数倍于此数,真正实现寓兵于民。 在原来三一教骨干教徒的基础上,宁缺毋滥,在全面洗脑教育之后,成立了一个类似后世政党的那样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