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四 军火帝国 第七章 借势(三更求月票) (第1/2页)
午一大早,潘云生就带着资料来到元府。 让王元庆把下午的2个会议安排给庞兴龙与赵润东主持后,纪佑国带着潘云生去了书房。 “这是你要的资料。” “先介绍一下大概情况。”纪佑国一边准备茶水,一边对潘云生说道。 “与 彦博一同袭击日本金融市场的有七个人,除了叶永畿之外,龙誉腾与龚书涛你在美国见过。” 纪佑国点了点头,把茶杯端了过来。 “李成文是意大利籍华裔,个人资产绝不在 彦博之下,算得上是几个人中实力最雄厚的了。除了商人身份之外,他还是欧洲华人社团的幕后掌门人,与台湾的青帮有密切往来。这几年,一直在与意大利家族抢地盘。” “事情搞得很大?”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 “也算不上很大,反正就那样。”潘云生笑着摇了摇头,“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问题。思想很传统,信念很坚定。前几年为了帮一个留学生打赢官司,不但亲自出面号召募捐,还向意大利司法部门施压,最终让法院判被告有罪。更绝的是,李成文从不放过任何敌人。听说那个**犯在监狱里的处境非常悲惨,几次自杀未遂。” “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如果利用得当,还能挥点作用。” “这类人。我们军情局见多了。” 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他地呢?” “尤明钧是澳大利亚籍华裔。拥有几家矿山。几年前就跟国内钢铁企业合作。前几年经营不善。差点被力拓公司收购。近段时间跟李成文走得很近。大概想利用李成文地关系扫清商业障碍。” “没其他地了?” “实力很一般。在他们几个中算是最弱地一个。”潘云生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还有一个叫章万年地德国籍华裔与一个叫黎玉诚地新加坡商人。两人从日本撤资后没有参加国内金融保卫战。已经与 彦博等人分道扬鏣。” “叶永畿地情况怎么样?” “已经回国,上个月才申请我国国籍。公开的个人资产还在美国,业务由他的弟弟叶永清打理。比起没有公开的个人资产,根本算不了什么。现在,他主要跟 彦博、李成文合作。去年十月份联合成立‘华胜集团’,收购了十多家破产与濒临破产地房地产公司,为政府解决了很多麻烦。这件事情,庞总理应该向你汇报过。” “说过,听说规模搞得很大。” “确实很大,三个人各投入上千亿,现在已经是全国头号房地产开公司了。”潘云生笑了笑,说道,“昨天,‘华胜’再次打出降价牌,恐怕这个月又有几十家房地产公司要宣告破产。照这个度展下去,要不了一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就将重新洗牌。” “这是好事,房子卖便宜了,百姓得实惠。” “也不能这么看。”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潘云生看了过去。 “庞兴龙找我谈过,说土地政策调整即将落实,如果 彦博等人加大投入,怕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 “庞兴龙担心的不是这个。”纪佑国淡淡一笑,说道,“他是害怕‘华胜’坐大,垄断房地产行业。先,得看 彦博等人有没有这么多资金。其次,政府有对付他们的办法。虽然我不认为 彦博会与政府对着干,但是只要‘华胜’一家独大,政府就可以用拆分‘华胜’。” “我也觉得庞总理有点杞人忧天。” “这是小事。除此之外,他们还搞了些什么名堂?” “上个月成立了‘爱我中华基金’,为阵亡将士子女提供学费与生活费,为伤残军人提供生活保障与就业援助。 基金以 慕华的名义成立,包括龙誉腾等人在内,总共捐赠了五百多亿。” “这么多?”纪佑国的眉头跳了几下。 “对他们来说,只能算九牛一毛。”潘云生笑了笑,“当时,庞兴龙还让我去调查了情况。” “为什么?” “听说, 彦博希望政府能够修改相关行政法规,降低慈善基金的门槛。” 纪佑国迟疑了一下,说道:“想起来了,当时庞兴龙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情。说是按照现行规定,慈善基金每年必须向社会捐献百分之八十的募捐资金才能免税,而国外的做法是每年只需要捐献百分之七就能免税。” “大概就是这件事吧。” “我已经让庞兴龙去调整相关行政法规,差不多这几天就能有结果。” “最好问清楚。” 纪佑国点了点头,把王元庆叫了进来,让秘书去询问庞兴龙。 “除此之外,他们最近没有太大的举动。” “你估计,他们手里还有多少资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