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军火帝国 第四十七章 漫长的发展道路(二更求月票) (第2/2页)
兀的感觉。 不管外形如何,问题得到了解 年底,第一架性能不但完全达到了海军提出的技术要求,还出了不少。 在模拟实战测试中类正面雷达射面积大约3平方米的轻型战斗机大探测距离达到了千米大探测距离过了650千米探测距离达到了320千米探测距离达到了370千米。 在同时探测到近40目标的情况下能够同时跟踪其中24个最具威胁的目标,空中指挥能够同时引导12战斗机执行拦截任务。如果拦截目标过12个,还可以通过战术通信网络将信息给航母的航空作战指挥中心,由航空作战指挥中心为其他战斗机引导信息。 非常完善,且性能。 按照海军的估计的性能算比不上e-2d,也不会比e-2d多少。 美中不足的总机造价高达,过了空军地 到“共和国”号服役的时候,海军“省俭用”,也仅仅采购了而且还是用在原形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量产型。 按照海军的计划年最多采购1架。 要为“和国”号配齐至少要等到年年底。 如果复合蓄电池的生能力得到提高,8级复合蓄电池的价格降低一半,海军也要到年初才能购买第 这也正是共和国没有把出口清单地关键原因。 用比贵近30%的价格购买小型预警机,谁会当“冤大头”? 除了舰载机与弹射器之外,“共和国”号本身也存在问题。 设计时,“共和国”号的基本设计方案修改了3次,每次改动地范围都非常大。最后为排水量6万吨以下的中型航母时,又要求是“攻击航母”。所谓的“攻击航母”,就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打击力量,不为航母配备额外的进攻武器。
表面上看,这为航母搭载更多地舰载机留下了空间,实际上却增大了设计难度。 在一艘不到6万吨的航母上塞入64固定翼飞机与8架直升机,“共和国”号的“肚量”确实不附带的问题也非常严重。 主要就是机库挤占了太多的空间,不得不大量减免其他重要设施。 过分要求舰载机数量,还导致航的重心偏高,稳定性降低。因为弹药库与航空燃料库地容量被压缩,所以“共和国”号的持续作战能力仅仅只有。为了减轻水线以上结构重量,“共和国”号的防护能力明显不如大型航母,抗打击与生存能力严重不足。 除了抗打击与生存能力之外,其他地问题都在实际使用中暴露了出来。 其实,“共和国”号还在建造的时候,这些问题就已经暴露了出来年开始设计“中华”级航母时,海军就将排水量从最初地6500吨扩大到了设计定型时达到了开工建造时达到了7800吨终建成时突破了8。由此可见,增加排水量对提高航母作战能力与生存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 “共和国”号服役时,“中华”级的第1艘与第2已经分别在江南长兴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由青岛造船厂承担的第3的建造工作也将在底开工。只是在“共和国”号服役之前,海军调整了“中华”级的建造进度,将前2的完工时间从2021年推迟到了第3的完工时间则推迟到了 延迟建造进度的原因很简单:海军没钱。 虽然财年度海军经费增长了31%%,但是2018年度海军经费增长的额度没有达到预期的27%、只有18%,相当于削减了大约350加上“共和国”号的服役成本过海军预期,结果当年用于“中华”级的建造经费比预算时减少了23%,3家造船厂不得不放慢建造进度。 经费短缺的问题在6军与空军也同样存在。 金融危机使国家财政非常紧张,共和国又不能学美国那样到处烧钱。为了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展,财政预算更多的投向了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密切关系的各项基础建设中,用于军事建设的经费自然大幅度缩水。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承认一个事实,即共和国海军的崛起之路非常长! “共和国”号服役,虽然使共和国海军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远洋作战能力,但是远没达到让共和国海军成为全球性海军的地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