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小镇的农夫集市 (第2/2页)
杉矶了。 “额,恐怕不行。那个农场主这两天有事出门了。” 鸭梨哥直接断了某人的念想。 “靠,不是吧!那我岂不是还得在洛杉矶待上几天?”韦乐很失望。 “那倒也不用,之前杰西卡不是说了么,我们米国的农夫集市相当有名。要不咱们找个集市去逛逛,玩上两天等那个农场主回来” “好主意!” 当天晚上,三人便带着保镖离开了洛杉矶,驾车驶往了德州的伍德县。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便是位于伍德县的佩里老镇。 那里有一个全米国著名的农夫集市。 在伍德县将就了一晚后。翌日一早,他们便开车驶往了佩里。 将车停在镇外,一行人沿着连接的乡村公路大约走了半小时便就到了镇中心。 一路走来,他们看到公路两侧不是什么高楼大厦,而是长满大豆和玉米的农田,快到镇上时则是一个连一个的乡间别墅区,一座座豪宅间隔着树林、草坪和小河,感觉别有一种清新。 一行人在步行道上遇到的,大都是出来跑步骑车运动的居民、或滑着滑轮的孩子。 没有工厂、没有企业、没有蔬菜大棚、没有粮仓、没有养猪或养鸡场,就连米国随处可见的加油站、超市和麦当劳也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了。 韦乐等人甚至怀疑。住在这样的乡村别墅和豪宅里的米国人,除了运动外顶多就是在自家的豪宅前修剪花木,或是挺着大肚腩开着除草机修剪别墅前的大片草坪——他们靠什么赚钱生活? 难道就靠地里那些不值钱的大豆、玉米?
在少一路上他们还从来没见过有任何一个人在农田里忙活着。 当一行人走到镇上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人主要是靠着集市的交易生活。 第一次来到佩里老镇。众人一转进小镇最主要的路易斯安那大街。就看见大街旁摆着一个个摊位,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每个摊位都搭着白色的遮阳篷,下面的长条桌上。摆着农家自种的各种蔬菜瓜果——有茄子、玉米、南瓜、灯笼辣椒、洋葱,红萝卜、黄瓜、西红柿、苹果、樱桃、杏子、桃子品种还真不少呢。 不过就是没什么华夏人喜欢吃的那种带叶子的蔬菜,像菜心、小棠菜、生菜、青菜等等。 摊主大多是一家人上阵,有的连孩子也来帮手,就像咱乡下的农贸市场一样。 另外还有不少自家酿制的果酱、蜂蜜,自己烤制的曲奇,以及冰淇淋等零食和甜品,一家炸爆米花的现场炮制,小袋2.5美元、大袋7.5美元,摊位前排着长长的队,都是带着孩子的老头老太,呵呵,和温馨的说。 集市尽头还有一个卖着摄影作品的摄影师,拍的都是冬天森林里的小鸟和小鹿,很不错。 如果让洪峤看到话,没准这娘们就会在这里住上一个冬天的 让韦乐等人感到奇怪的是,集市里看不到卖鸡、鸭、鱼以及猪rou、牛rou之类的禽鸟和家畜的。 小镇旁就是猫咪河,小镇还以猫咪河垂钓为旅游休闲的招牌,但是就是看不见卖鱼的,更不用说像广东人讲究的“生猛”活鱼了。 别说集市,就连沃尔玛超市也没有“生猛”活鱼卖。 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些都涉及到卫生检疫。 擦擦的,米国佬还真是够怕死的;跟华夏人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呃! 期间,陈洁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状况,集市里所卖的瓜果蔬菜大都不用称,而是用一只只小篓子或小盒子装着,上面标着价钱,或1元、或2元、3元。 南瓜、玉米则论个卖,小南瓜1元一个;玉米则1元3个,如果1.5元则可买到6个。 交易时也不见人们讨价还价,只要看中了,指指点点,摊主便乐呵呵地倒进塑料袋递给顾客;而付款几乎都是用现金,2、3元的交易,没见到一个刷卡的。 挤在人堆里转了一圈,很有乐趣,临走时韦乐等人也也买了一些超市难得见到的新鲜杏子、桃子和黄色的小番茄、红萝卜。 也许这里难得见到黄皮肤的亚裔人吧,每每摊主看见韦乐他们都感到十分好奇,“新加坡人”?“韩国人”还是“日本人”? 擦擦的,怎么就没人问哥们是不是“华夏人”? 一气之下,某人干脆就不买了,倒是没少惹来陈女王的白眼。 兜兜转转,边走边停;一路看,一路买,一路吃 不知不觉中,一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在这宁谧的小镇上,韦乐感觉心情再一次被放空了,多日来的烦躁与疲劳被一扫而空。 走在回去的路上,他回头看着浸没在夕阳中的佩里老镇,不禁轻声喃喃着:“真想一辈子能够生活在这里,无忧无虑”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