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血色残阳 下 (第2/2页)
追得溃败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离开刘勋。 今天,在皖城危急存亡的时刻,这支被刘勋即以厚望的军队彻底地迸发出了他们的能量,在经过短暂的胶着之后,他们慢慢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相比之下,孙策的这支骑兵可是要逊色不少了。 在经过强渡长江的混乱之后,确切地说,现在的这支骑兵根本不是一支部队,而是由几部分临时拼凑在一起的。 虽然他们不乏旺盛的斗志和拼死的决心,但是,在讲求集团配合的骑兵对抗中,这仓促之间集结的骑兵,那里是对面那些弓马娴熟、配合默契的老兵油子的对手。 看到自己一方渐渐有所不支,孙策一边继续**着皖城的守军,一边思索着扭转颓势的良策,正思量间,他猛地一抬头,就看见在自己面前的不远处,刘勋正在哪里跃马拼杀着,于是,他眉头一皱,暗道一声:看来今天唯有如此了。 打定主意,孙策便一调马头,冲着刘勋便悄悄地掩杀而去,原来他存的便是擒贼先擒王之心! 正在全神贯注地厮杀的刘勋那里知道,自己已经被孙策盯上了,他依旧舞动着手中的兵刃,和自己的亲卫一并在敌阵中反复冲杀着。 此时的他,心里有一种异样的畅快,其中既有复仇后的欣慰之感,更有重燃信心的骄傲之情,这一样一样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令刘勋有着一种急于释放的冲动,于是,他更加猛烈地挥舞起手中的长刀,几近冷酷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突然,一种陡然而生的危机令刘勋不由地心中一惊,他几乎没做任何的停顿,下意识地往旁边一躲,与此同时,他眼角的余光里一柄犹如毒蛇吐信一般的长枪,贴着自己的头盔划过,发出令人魂飞魄散的破空之声。 刘勋也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一拨马头,向旁边闪出去一丈多远,然后定睛一看,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原来出手之人赫然正是孙策!
刘勋几乎是拼着老命才堪堪躲了过去,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他那里不知道孙策的这一枪可真真正正是冲着要自己的命来的! 刘勋双手握着长刀,怒极反笑道:“嘿……孙策小儿,老夫今天定要取你性命!”说完,舞动长刀,便冲了上去。 既然已经是不死不休了,孙策那里还会手软,他更不答话,而是纵马挺枪,和刘勋战在一处。 若论单兵作战的能力,三个刘勋捆在一块,那也不是孙策的对手,二人刀来枪往斗了四五个回合,刘勋便渐渐有些吃不消了。 等到第七个回合,二人圈回战马,再战在一处的时候,刘勋的刀也慢了,脸上也见了汗了,反观孙策那是一枪紧似一枪、一枪快似一枪,而且枪枪不离刘勋的要害。 眼瞅着刘勋便要败下阵来,但是,老刘勋虽然手底下不行,可是临敌的经验却是丰富之际,眼瞅着时机成熟,他在勉力挡住了孙策的一次进攻之后,急忙顿喝一声:“结阵!” 话音未落,孙策正打算催马赶上去,来个宜将剩勇追穷寇之时,在四周“蹭蹭噌”闪出数十道身影,他们看也不看四周的敌军,而是五人一排,拜城三层,然后,从四个方向杀向孙策。 有埋伏! 杀得兴起的孙策顿时便是一惊,但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他作出任何的反应,敌军已然杀到。 孙策再勇猛也是一人一马一条枪,而他的周身四面可是数十人同时在亡命地进攻,现在的情况是:他好不容易架住了东边一枪,但是,四周更多的枪尖从四面八方更加疯狂地钻了了上来,当真是双拳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 躲在不远处的刘勋,悄然松了一口气,暗道:好险,孙策小儿的战力真强! 但是,眼见自己不惜以身犯险,充为诱饵,并将孙策围住,刘勋也是微微有些自得,他抬头看了看人群中的孙策。 此时的孙策空有一身的好武艺,但是,苦于对手太多,一时间是捉襟见肘,渐渐地落于了下风。 远处的战场上,刘晔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死死地将周瑜、黄盖拖住,而自己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这边的形势,看来此战定是有惊无险了。 刘勋一边想着,一边四处一望,想看看那里被动,好及时调度,坚决不给江东军咸鱼翻生的机会。 此时的形势对于皖城一方,当真是一片大好,但前提是江东的援军不会这么快赶到,可惜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刘勋踌躇满志,认为自己获胜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在江东军的背后,远远地奔过一人一骑,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战将,刚毅的脸庞之上写满了担忧,此刻,他不住地快马加鞭,胯下健马奋起四蹄,飞也似向着战场奔来。 还离着战场数百丈远的时候,他大吼一声:“伯符休要担忧,太史慈来也!” 距离虽远,但来人的声音却犹如惊雷一般响亮,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一时间江东军是士气大盛,因为自己的战神来了,那么援军还会远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