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变 (第2/2页)
忙,便忙到了九月底,那前线诸军的逐项后勤事宜,方才准备齐全。刘洽等人这才出动,前往襄城解救哥舒曜。去救别人,自然比不上给自己抢地盘来的有积极性,一路上磨磨蹭蹭,足足走了近二十天,才开到许州城下。此时李希烈正带着主力在襄城围攻哥舒曜,许州防备空虚,刘洽等人架起诸般火器,对着许州城一阵猛轰,那许州城中留守的兵丁,哪里见过此等架势,连忙开城投降。这三人意得志满,大摇大摆进了许州,竟是将哥舒曜丢在襄城不管。 李希烈心知这是围魏救赵之计,也不回来救援许州,而是发狠大攻襄城。刘洽三人不见李希烈回援,便在许州城内大肆劫掠金银财帛,掳掠人口妇女,足足抢了三天,这才出兵向西,前往襄城。那襄城与许州之间,颖水之上有一座颖桥,久而久之来往的客商多了,成了一个集镇。刘洽等人走到这里,见镇中没有人烟,便有些犹豫,怕是对面有伏兵侯着,于是决定在颖水之东停驻,派出两千先锋过河,前去打探虚实。 李洧被刘洽二人救过性命,自知有所亏欠,便主动要求带这两千兵马过河。他带着这两千人小心翼翼摸进镇中,四处搜索,却未发现敌踪。正当要下命打那彩珠筒报讯之时,忽然从街边一处民宅之中飞出一只弩箭,正中他咽喉,当即便夺了性命。主将阵亡,一时间武宁兵大哗,刘洽曲环生怕营中兵变,连忙将这两万武宁军裹夹而走,退归许州。这二人也不是没有起那吞并武宁镇之心,但武宁军中早有人前往长安报信去了。军中将士又拥部将高承宗为留后,返归徐州。过了几日,哥舒曜军粮吃光,拼死突围而出,与刘洽等人在许州会合。如此一来,李希烈与刘曲三人隔颖水列营,都不出战,许州便又成了对峙局面。 郭德罡听说李洧阵亡,生怕徐州有变,便带了德昭营连夜前往徐州。那郭若沫已是早一步联络了徐州镇将王智兴、徐州别驾白季庚等人,将徐州城内城外诸多产业矿山守的严严实实。等到高承宗带兵归来,两方谈判,高承宗许诺诸般产业规程股份一应前任故事,方才办了交接。当晚诸人在徐州州衙大摆酒宴,郭德罡借口自己年纪幼小,不与众将宴饮,而是独自吃了些菜肴,出来在徐州州衙之中溜达。 此时徐州日常事务,都是别驾白季庚在处理,因而家小也都住在这州衙之内。那节度使的家人,则另在节度府中安住。郭德罡在州衙中四处闲逛,不知不觉间近了后宅。忽然间从树后跳出一个年纪大约十岁多些,生的虎头愣脑甚是强壮的小男孩,拦住郭德罡的去路。
“你是谁家子弟?为何这么晚了还在州衙之中闲晃?” “你又是谁家子弟,管得倒宽!”郭德罡平日嫌麻烦,都是穿他那黑色紧身大翻领胡服,从不穿官服,此时便是如此打扮。但他这多时一直主持一方事务,免不得有些五品官的脾气,见了有人叱喝与他,不免心头火起,当的就是一句顶将回去。 “哟嗬,今日倒遇了个刺头!我倒要看看,何人有这本事私闯徐州别驾后宅!”话未说完,那小孩便扑将上来,当面就是一拳。 “我靠,暴力倾向还挺足啊……”郭德罡吃了一惊,想不到这小子一言不合就要开打,连忙躲闪。好在他自从穿越回来,便每日骑板凳练骑术,六年下来,下盘已是很稳固,又因为练字的原因,手腕也很灵活,闪过这拳,便一把抓住对方手腕,又一脚踢在小壮汉膝盖,顺势一带,将这小孩绊倒,活生生来了一个嘴啃泥。 郭德罡心知这小孩必是与白季庚有些关系,不忍下手打他,便伸手去拉他起来。不料这小子一手将郭德罡的手拍开,自己爬将起来,拍拍身上泥土,忽地咧嘴大哭起来。这哭声异常响亮,不一会便惊动了宅中的兵丁家人,前来察看。那兵丁中有认得郭德罡的,连忙上前解释。 “你说什么,他叫白居易!!”郭德罡指着在一边哭天抹泪,脸上早已如花猫一般的小壮汉,下巴都快要掉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代文豪,童年时竟是如此顽劣。此时早有人报知白季庚,白季庚连忙跑到后院,好一顿安抚自家的小霸王,又给郭德罡等人正式做了引见。那李愬等人,与白居易年纪相仿,很快便混得熟了,不一会便将白居易哄得破涕为笑,一起爬墙上树去也。 “白判官,我有心带贵公子去濮州与我做个玩伴,不知判官意下如何……” “当然好,当然好啊,小犬能与郭使君做伴读,那是我白家的福分……”白季庚早已被这个大儿子闹得头痛欲裂,此时见有人愿意收留,又是前途远大的小郭使君,自是高兴不迭。两人谈拢此事,又聊到其他诸般民生内政,同行往前堂走去。 到了前堂,将方才在后院的事情说了,众人哄堂大笑,又连连祝贺白孝庚不提。正当热闹之时,忽然门口冲进来一人,浑身大汗淋漓,衣服溅满泥水,相貌狼狈不堪,边跑边高呼: “特急诏命,长安兵变,天子幸奉天,诸道得令速援!” 【注1】白季庚初任彭城县令,李纳反,白季庚劝说李洧以徐州投归朝廷,因此功授徐州别驾,徐沂海观察判官。白居易生于大历七年(772)正月二十,此时正好十一岁多些。 【注2】历史上,李洧于建中三年(782)九月因背疮发作去世,而李纳并未曾被攻灭,而是归降朝廷,并将节度之位传至子李师古李师道,继续割据淄青三十余年,一直到元和十四年(819)才被彻底攻灭,天平军在此年设立。武宁军则在元和元年(805)正式设立,此前则名为徐沂海观察使、徐泗濠节度使等。 …第二卷完…请看第三卷雷鼓山川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