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一碗冷饭引发的兵变 (第1/2页)
秋雨如麻。 泾水之中,大唐物流的黑色集装箱拖船不停顺流而下,密集如织。漫天遍野的灰色雨幕中,一队绵延十数里的集装箱马车,正沿着京泾高速马路,向长安开进。细密的雨珠将旗帜打湿,缠绕在旗杆之上,点点雨滴沿着旗杆淌下,再沿着拱起的路面流向两边的排水沟。马匹口中呼出团团白气,凝结在雨雾之中,天地之间一片朦胧。 “地方车辆,靠边,靠边!干扰军车队伍者,就地处置!” 不停有戴着白色头盔披着油布雨衣的宪兵,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挥着鞭子从车队旁疾驰而过,纵声高喝。为了保障军队调动,从泾州向长安方向沿途所有的入口,都被临时封闭,那些来往的旅客商人,都躲在收费站旁竖着“大唐如家连锁快捷酒店”大招牌的茶棚下,看着一辆辆沉重的马车吱吱呀呀地在雨中前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茶棚中某个酸丁,触景生情,吟起杜工部的诗来。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另一个酸丁,也和了起来。旁边早有人捅捅二人,指指茶棚正中醒目处莫谈国是四个大字,茶棚中便又陷入了沉默。 在马路上晃晃悠悠前进着的车厢之中,塞满了面容疲惫的士兵们。虽然这几年泾原镇向吐蕃贩毒得了不少的收益,但这些钱财,多半都被镇将们瓜分了。如果说对士兵们的待遇有什么改善的话,便是现在行军时都可以坐在这外面涂了沥青的集装箱车之中,不必担心日晒雨淋,也不用受太多行路风尘之苦。按照原本的定员,这种运输宿营两用车,只能载三十人,但是据姚节帅姚令言使君的说法,泾原镇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为朝廷节省钱粮,所以现在每辆车中,都塞了一百名士兵。 一个嘴角刚刚长出胡须的小兵蜷缩在丙三三号车的角落里,脑袋不停地磕向一旁的车板。在他所处的这车厢之中,弥漫着汗酸味,臭脚丫子味,劣质仙麻的烟味,还有车厢角落里马桶间传出的便溺气味。不停有人喊着“借过”,从他的腿上迈过,去马桶间放水。旁边几个老兵嘴上叼着一文钱一包的泾州牌仙麻,打着扑克,大声吆喝着,间或还相互问候一下对方的父母先人,各路女性亲戚。车顶昏黄的马灯晃荡着,将所有的人影都照的分外虚幻,好似鬼影重重。也许他们此刻还是人,但难保上了战场之后,会不会变做鬼。 “费三哥,你说这杀人是啥感觉咧……”那少年士兵问向他旁边那个穿着什长服色,胡子拉碴,脸上沟壑密布,一看就是老兵油子的家伙。 “啥感觉…小石头,你杀过猪杀过羊么?”费三蹲在铺板上,叼着烟卷,皱着眉头懒洋洋地问道。 “么有……我连鸡都么杀过……” “你还小啊……当年我跟你这么大点的时候,就跟着郭老令公转战河北河南,杀过安禄山的杂胡兵,杀过仆固怀恩的回鹘兵,这些年又在泾州杀吐蕃兵,杀人对我来说,已经跟杀猪杀羊没啥区别了。”费三吐个烟圈,右手揽过旁边那叫李石头的小兵,把自己抽剩下的半截仙麻屁股塞进他嘴里。“抽吧,抽了就不会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不过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你就把他当成会动会走的沙袋就成了……” “那沙袋子手里可没有刀子……咳咳……”李石头试着抽了一口那烟卷,马上就被呛出了眼泪。“这东西好难抽啊,三哥你们这些老兵怎么人人都抽……” “那是你没抽过好的,话说今年过年,那时候你还没当兵,醴泉的大唐烟草给咱们泾原镇每个当兵的都慰劳了一条金芙蓉,那味道,啧啧……”费三陷入了对和平年代的美好回忆之,一时间有些失神。“打仗吧,打个胜仗,说不定还能抢到几个漂亮娘们,发点小财,到那时候,咱也能抽上队正抽的那种蓝田烟了……” “下车下车!”马车的车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停了下来。宪兵们把车后的箱板放倒,冷风夹着雨丝马上就灌进了车厢,冻得众人一阵哆嗦。士兵们骂骂咧咧,把东西都收拾起来,抖抖嗖嗖地走下了车。不过马上,他们就被远处那座高大的城池震住了。 “看那,那就是长安城!” “真******大啊,那城墙,足有五丈高吧!” “爹阿,娘啊,孩儿总算亲眼看到长安了!” “伯虎,快来给我们画张相……” 兵士们难以按奈心中见到帝都壮丽身姿的激动心情,纷纷对着长安城大呼小叫。有些人甚至都想着进城去好好花差花差买点纪念品,也好回去向妻子儿女吹嘘吹嘘。但是很快部队就接到了命令,今夜只能在城外宿营,不得进城。边兵不能入京,乃是朝廷制度,对此士兵们倒也没有什么埋怨言,能远远看一眼长安,很多人便心满意足了。当晚自有畅春园的营妓团体前来慰劳出征将士,还有许多商贩前来兜售绣有长安字样的荷包,长安着名建筑图册,长安牌仙麻等等诸般小东西满足将士需求不提。 依照惯例,边军调入内地平叛,皇家总会给些赏赐。唐朝臣的朔方军出征之时,便得了不少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