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一场意料之中的伏击 (第1/2页)
夕阳渐晚,又是黄昏。乾陵巨大的阴影早已把奉天城掩在身下,隐隐的黑暗弥漫过渭北冬日的原野,将杀声与呻吟统统抹去。 奉天城中,唐德宗正面对着自己面前的粗瓷碗愣神。 “小玄子,这是什么菜?” “回禀圣上,此菜名叫蔓菁,乃是类似萝卜的菜根。” “这菜是从哪里来的?” “这……皇上,您还是别问了吧。” “说!” “乃是昨夜浑将军将人用绳子吊出城外,趁叛军不备挖来的……” “其他人都有得吃么?” “数量太少,只能供给圣上了。” “拿下去,赐给将士们吃吧。” “这,圣上龙体要紧,将士们自有军粮……” “不要骗朕了!围城两旬,城中哪还有余粮,连朕都只能吃糙米,将士们那有军粮?”唐德宗望着碗中那几块蔓菁,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悲凉。堂堂大唐天子,现在竟落入要吃糙米野菜的地步,如何能不悲哀?他抬眼望向县衙外西天惨淡的血色晚霞,突然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难道,大唐一百六十年基业,就要断送在朕的手中了么……” …… “朕所行无德,有辱天命,将自己陷入绝地,乃是罪有应得。众位爱卿还是趁早出城投降,保全家业吧……”德宗面对县衙里跪了一地的大臣,禁不住哽咽起来。 “皇上,您可不能这么说啊……”下面的文臣武将们,见天子落泪,忙不迭以头抢地,放声干嚎,有些演技不好的,连忙吐了一大把唾沫出来,在脸上胡乱涂抹。这些人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在奉天挨了近一个月的饿,早已有些吃不消。今日再这么一折腾,有些体虚的官员,竟是就此哭昏了过去 “臣等为国尽忠,万死不辞!”那些没有昏过去的,当然还是要大表忠心,人家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哪还有一个好意思说自己真的想要出城投降,一时间君臣都哭天抹泪,奉天县衙中一片凄凉。 突然,那位名唤小玄子的太监,从县衙外冲了进来,放声大呼: “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一听到援军到了的消息,方才还是在放声大哭的君臣众人,马上变得矜持端庄起来,那德宗皇帝用龙袍袖子抹了一把脸,用沉着冷静的语气向下面问道: “何处的援军,现在已到何处?” “禀皇上,乃是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万人入援,前锋已至永寿,不知城中情况如何,特派人前来传报!” “传报个屁,还不赶快前来救驾!”德宗一时兴奋,竟是爆出了粗口。“快将报信之人传上来!” “朔方军灵州游骑马军使殷三飞参见圣上!” “速速平身!” “谢陛下!” 待到那殷三飞一旁站好,德宗皇上便不由得便仔细端详起这送信人来。只见他两道劲眉,极是浓烈,长得方方正正一副好仪表,一看便是正气凛然的精锐武士,只是皮肤黝黑,两腮上有两个红团。德宗倒也不以为意,知道这是西北日晒风吹所致。 “殷将军,你快说说,现在杜希全他们已到何处?” “末将前来之时,乃是从邠州出发,现在估摸路程,四位上官应该已到永寿,不日可至奉天。但此间形势不明,故而杜留后命末将前来向皇上请示,我军当如何入援迎敌?” “浑将军,你对这周边形势最为清楚,朕要听听你是何意见?” “由永寿来奉天,一般是走乾陵西面的漠谷,但漠谷道险要狭窄,恐怕遭敌军埋伏。不如走乾陵北面,贴着皇陵行进,在城东北鸡子堆扎营,这样便可与城中军队内外呼应,夹击敌军,还可分去敌军部分兵力,缓解城内压力。” “浑将军,现在城内危急,既然漠谷道近,那援军早来一刻是一刻啊!若是绕行乾陵,岂不是要惊扰先皇陵寝?”卢杞当下便出言反对。 “若是遭了埋伏呢?”浑瑊见卢杞此时还要玩这些虚言,不由得大急。 “城中可以出兵前去援救嘛,十里地这么近,完全来得及。” “朱泚那反贼夜以继日地砍乾陵的松柏造云梯战具攻城,这对陵寝的惊动,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城中形势危急,眼下可用的只有杜希全他们一支援军,成败在此一举啊!要是他们能抢zhan有利位置,和我们里应外合,便可一举击退朱泚,扰陵这种事情,跟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