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党_第二十三章 一个统统都是坏人的朝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一个统统都是坏人的朝廷 (第2/2页)

的逃亡溃散。李怀光自知没有将士兵家眷握在手中,无法控制军心,也只好由他们去了。

    郭德罡收到消息,便劝说郭晞派郭二斗和王智兴出击,前往渭北收罗溃兵流民。这两人也不追击,只是吊着李怀光,不停招降朔方军士兵。等到走到华原,竟已经收集了六千余人。这些人中,倒也不完全是朔方军的士兵,还有渭北的诸多朝廷命官,举子士民,富商大贾。总之多半都是有用之人,要是普通百姓,便只有被遗弃的分了。毕竟郭德罡一贯的态度,就是不干没好处的事情,不养活吃白饭的人口,郭二斗和王智兴深明此种原则,也严格执行了下去。

    乱世之中有个好处,就是收揽人才很是容易。在送到醴泉的逃亡官员之中,郭德罡发现了一个名字——武元衡。要说郭德罡为何记得他,乃是因为历史上此人死的实在憋屈,堂堂当朝宰相,竟是被刺客当街刺杀而死,让郭德罡这个不谙唐史之人,也记得十分清楚。此时武元衡还是华原县令,李怀光纵兵大掠华原,武元衡只好出逃,路上为郭二斗所救。说起来,这位武县令也是贵族后裔,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乃是他的曾姑奶奶,他的五世祖武士逸是武则天的伯父。虽然后世家道破落了,但毕竟有点血统在,家教颇好,还是建中四年的进士。

    既然是后世的宰相之才,郭德罡自然不会放过。此时郭晞已被正式命为神策奉天行营节度使,奉命屯驻奉天,郭德罡便让自己这位伯父,将武元衡收入幕府之中。郭晞与郭德罡相处久了,知道自己这个侄子虽然神神叨叨,但却颇有些神通,虽然心中讶异,但还是将武元衡招来,面谈了一番。人才毕竟是人才,一见之下,大为称道,当即便命武元衡做了行营的行军司马。

    话说德宗一行,从奉天出奔,一路向南沿着骆谷奔着汉中疾行。一路上连番下旨,不断给诸位勤王将领加官进爵。郭晞做了神策奉天行营节度使,李晟一口气被加上了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观察使的职位,韩游瑰被任命为邠宁节度使,而本来被李怀光留在潼关把门的唐朝臣,也被加上了河中尹、河中同晋绛节度使的头衔,把刀子反过来对准了李怀光。

    现在,郭晞和郭德罡驻扎奉天,王智兴驻醴泉,李晟驻东渭桥,骆元光屯兵昭应,韩游瑰驻邠宁,商州节度使尚可孤也带兵入援,驻扎蓝田,朱泚被包围在长安,形势比早前更加恶劣了。我们的德宗皇上一路狂奔,终于在三月十九到了梁州,不过他还嫌这地方太穷,又不够安全,准备学习自己的曾祖父李隆基陛下,要不是诸位臣工死谏,怕是这位飞皇上早就飞到成都去了。

    德宗皇上实在是个很有点意思的人,在跑路的半道上,有老农给皇帝陛下送了点瓜果,这位爷就要封人家做文林郎。按照李适陛下的看法,这玩意不就是个虚名,无所谓给不给,一时高兴封了就封了,虽然自己在跑路,但还是一国之君不是?封官这件事还能找回点成就感和存在感。但是诸位臣工就又不愿意了,你想啊,好不容易熬了这么多年,才能搞到个官当当,现在出来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乡巴佬,几颗烂苹果就换了个官当,老子们这么多年幸苦为的是啥!于是诸位臣工又死谏,咱们这位皇上才打消了这年头。不过领头进谏的几位,那可是被记恨了,尤其是陆贽陆翰林,那是最起劲的一位,今后别想再往高混了。

    倒霉事吧,一般总是相跟着的,这一路上颠沛流离,有些身子骨娇弱的皇亲国戚就受不住了,第一个挂掉的,是德宗皇上的长女唐安公主。这舔犊情深,乃是人之常情,本也无可厚非,但是现在穷光蛋一条的德宗陛下,还要给自己的爱女造塔厚葬,大搞仪式,诸位臣工只好再死谏。德宗陛下久久压抑的内心,终于受不了了,他,爆发了。

    “你们,统统都是坏人!坏人!”

    【注1】河中府,即蒲州,现在的山西永济。华原,即是耀县,现在铜川的耀州区。同州,今陕西大荔。梁州,即汉中。

    【注2】文林郎,从九品文散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