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觉修宫,台北天师府的邀请! (第1/2页)
当王钟从山上回到宾馆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不过令王钟感到诧异的是,这么晚竟然还有人在等自己! 王钟仔细打量了一会,他可以肯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位。△, 不过,那人也没有让王钟疑惑太久! “玄武道长,你好!我是嗣汉天师府的工作人员,很高兴见到你!” 王钟诧异的睁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中年人。 “天师一直对你十分关注,特地让我邀请您到天师府做客!” 中年人笑着说道。 两岸还没有通航,嗣汉天师府的工作人员怎么会出现在台北,不会是间谍吧? 不过王钟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这个嗣汉天师府不是内地的嗣汉天师府,而是台北嗣汉天师府! 各位也许要疑惑了,不是只有一个嗣汉天师府么?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台北天师府! 这就要从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浦说起! 1949年张恩溥到达台湾,携带长子张允贤和祖传“玉印”及“法剑”一口。至台湾后,初隐居于台北市大龙峒觉修宫,继续规划教务。1950年在台北创建台湾省道教会,并出任理事长。设立“嗣汉天师府”驻台办公处,开展教务,传授法箓。1957年又附设道教居士会和道教**师会于府内,聘用道行高深者为大居士,委派道行资深之法师为**师。1964年夏,率团访问了马来西亚(吉隆坡芙蓉马六甲)及新加坡等国。宣扬教义,传授法箓,信众求度者甚多。1966年,在原台湾省道教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华道教总会,1968年张恩溥当选为首届理事长。该会提出辅导台湾道教各派整理经忏科仪,建立与各道派之间的教务联系。并开展对外国的传教布道工作。 张恩浦1969年羽化后,由他的堂侄张源先继承他的衣钵,成为第六十四代天师! 这就又有问题了,因为内地龙虎山张金涛是第六十五代天师,在张源先看来这是一种大逆不道! 身为六十四代天师的自己还没有死呢?哪里来的六十五代天师! 为了这件事,两代天师闹得不可开交! 台湾第六十四代张天师名叫张源先,大陆第六十五代张天师叫做张金涛,严格来说,论辈分,大陆的张天师还要称台湾的张天师为“舅舅”。对於同时存在两代张天师的情况。 张源先显得有些不悦。他说:“我都还活着,怎麽会有第六十五代张天师?太离谱了!” 天师的传承有一定的规矩:下代继承上代之传统职位,有遗嘱从其遗嘱,无则从其家族会议决定。传子不传弟,传弟不传侄,传侄不传叔,传叔不传族人,传族人不传族外人,亲疏分明。长幼有序,向无紊乱。 中国道教嗣汉天师府组织规程第二章第七条也写到:嗣汉天师依照历代天师传统,以嫡系长子(有遗书从其遗书,无则从其家族会议决定。以为其血统为原则)继承之,称谓为“嗣汉○○○代天师张○○教主”。 因此,张源先也说,“有关六十五代天师继承人之选定。亦得由六十四代天师遵循祖制指定人选。某人自称为六十五代天师,如此行径罔顾伦理,不尊重现任六十四代天师。根本就是企图破坏祖制规矩。” 也就是说今天邀请王钟做客的是第六十四代天师张源先,而不是第六十五代天师张金涛! 甥舅之争尚未落幕,第六十三代天师之子张美良现身称张源先“篡位”,违背先父袭位遗嘱。 台湾现在的这位张天师现在可谓是背腹受敌! 今天张源先邀请王钟做客,何尝没有拉拢他的意思! 毕竟王钟现在不论是香江,还是澳洲,都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而且王钟出身武当山玄武道统,和天师道没有利益上的冲突! 王钟在心中衡量了一会,就将其中的诀窍想个通透! 考虑一会,王钟还是决定赴约。虽然两岸关系紧张,但是这位毕竟是第六十四代天师,从名分上来说,比国内的天师还高一辈! “玄武明天会亲自拜见嗣汉天师府第六十四代天师张源先教主!” 王钟一脸严肃的说道。 “那太好了,天师一定会非常高兴见到您!” 中年人顿时脸上变得生动起来,高兴的说道。王钟在这里用了正式的称谓,这是他认可张源先为第六十四代天师的表现!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候,能够得到王钟这颗道教的新星认可,对张源先教主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 毕竟内地设立六十五代天师,只是让他有些不悦而已,真正给他造成威胁的是第六十三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