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七五 升空 (第1/2页)
邺城,地下。 邺城号舰桥。 周勃端坐在位于舰桥正中的舰长席上,目光凝聚神情肃穆,总控室中几十个cao作台前的cao作人员全部到位,所有人的胸膛都剧烈地起伏着,刻意压抑的呼吸声怎么听怎么急促,偌大的总控室中,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周勃身上。 “可以开始了么?”击勃面无表情地问。他的神情虽然淡漠,可那怎么压抑也控制不住的急促呼吸暴露了他心中的焦燥不安。 三十几个男男女女的目光“刷”地一齐投向站在周勃侧后方的李冉。 李冉深吸了一口气,眼神盯着正前方大屏幕上显示的石质洞壁沉声道:“开始吧!”他心中的激动不比任何人少哪怕一丁点儿,几十天的忙碌,成败在此一举,他又怎么可能冷静得了? 要是按包继的建议,李冉压根儿就不该出现在邺城号的舰桥,随便哪个犄角旮旯都比这儿更安全,可李冉怎么肯放弃乘坐战舰升空的机会? 周勃点了点头,上半身下意识地前倾高声呼喝:“准备升空,动力!”他按动坐椅上的开关,球形的显示设备从天而降,将两个人扣在球内。 李冉惊奇地发现这竟然是个对内的球形显示器,连脚下都显示着舰外的景象,整个人就像站在半空悬浮着一样,一切尽收眼底! “反应堆运行正常,一回路温度正常,二回路压力稳定增长,动力输出百分之四十,轮机运行良好,准备就绪!” “导航!” “导航仪器正常,外部监测系统正常,轨道运算完成,准备就绪!” “管损!” “电力系统正常,维修系统正常,管损人员整装待命,装备就绪!” 周勃腾地站了起来:“打开四号甲板!” “四号甲板打开,启动完毕运行正常……四号甲板开启!” 舰桥正前方的大屏幕上,战舰外的地面骤然开裂,露出不知有多深的巨大地洞。 李冉心中惊讶万分,可现在不是提问的时候,只能把话先憋在肚子里。 “爆破!”周勃一声令下,地洞上方无数碎石轰隆隆落下,全部掉进地洞中消失不见。 “起飞通道爆破完毕,符合起飞标准!” “动力输出百分之七十,启动反重力系统!”周勃大声命令。 “动力百分之七十,反重力系统启动!”动力组大声通报,李冉丝毫没感觉到晃动,可大屏幕上向下移动的溶洞景象让他知道战舰已经脱离了地面!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偌大的战舰,数千万吨重的钢铁,竟然能飘飘地悬浮起来! “辅助推进器启动,慢速前进!” “启动完成,慢速前进!” 大屏幕上的画面缓缓放大,李冉明知自己身在战舰最中央,处在重重装甲的保护之下,可还是产生了马上就要撞墙的感觉。 舰桥这个词产生于蒸气机明轮时代,那时的轮船cao纵部位设在左右明轮间的过桥上,故称舰桥,后来螺旋桨取代了明轮,但舰桥这个词却一直沿用下来,代表舰船上的控制中枢。 螺旋桨时代,水上舰船的舰桥位于上层建筑前端,进入宇宙时代之后,舰桥的位置挪到了整个飞船的正中,令这个词成为指代总控制室的名词——宇宙飞船,特别是战舰外装甲上根本不可能设置透明的舷窗,在厚达几十米的外装甲上掏个窟窿做窗子? 舷窗的材料不管多么结实,强度也绝不可能比复合装甲还高,那岂不是等于人为的设置弱点? 宇宙时代的飞船,其内部结构是机械装置位于外围,人员活动区位于中心,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大量的装甲和设备能够有效的保护内部人员;二是多数时候只需要在战舰中心使用维生系统,大大减少了能量损耗;三是不必维持人类需要的生存环境之后就没有氧气,一旦战舰被击中,可以有效地防止灭火。 至于球形显示器内的影像,都是通过安装在战舰外的摄像头拍摄再传送进舰桥的实时影像,虽然存在线路被破坏的可能,不过总比在外壳上掏窟窿好得多。 当然,舰桥中置的设计结构只能用于大型战舰,像骨山里那艘飞船因为体积太小,就没法使用这种保护舰桥的设计。 “动力百分之七十五!”周勃紧盯着显示器一角的数据命令。 “动力百分之五,飞船稳定上升!” 李冉一抬头,看到一个很小的光斑。巨鲸级战舰舰长六公里左右,起飞用的洞至少得比飞船长一公里,这么大的洞,在洞底竟然只能看到那么一点点天空。 再低头看看脚下,接收了无数碎石的地洞里黑乎乎一片,根本看不清底下有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