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天下_一百零七章 内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零七章 内幕 (第2/2页)

吉思汗陵的风水,败坏元朝江山为己任。最终破坏了成吉思汗几处附陵,恢复汉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结下世仇,蒙古占据天下时,曾发出金鹰令,召集一只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组织追杀卸岭门人。据说直到今日,这一只刺客集团的后人依然遵循祖训,追杀卸岭门门人。也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最为隐秘自己身份,非本门之人虽夫子妻儿也不会告知自己地身份。卸岭门门人后来淡出中原,曾经多活动于苗疆外蒙西北一带,近代也中亚北非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他们的踪迹。”

    “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

    “卸岭派行规,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地,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真正的大行家对洛阳铲那些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地下土壤如果不够干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没,地下的土层被冲得一塌糊涂。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算是有原则的盗墓者。”

    “至于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地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地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据说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古代经常以当铺地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动于东南亚及美洲一带,曾经在诸多大型古代陵墓发掘队中发现过他们的身影。发丘将军行规,发丘将军行动多同时邀集多人,做好详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应对措施。然后按部就班,依次进行。因此在掘丘过程中危险性最低。而麻烦多来自事后分赃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针对地产生了一系列规矩,具体不知道。”

    宋涛听了苏姐的解释后,感觉到江湖之大,其中的高人真是数不胜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亲眼见识一下,古玩是他除了武术第二爱好,就连大学他学的也是考古专业。现在听说有如此神奇的手段,他怎么能不动心?说不定里面还有不少武者高手,毕竟盗墓是个很危险的工作,没有自保能力就不可能成功。宋涛憧憬着以后可以和高手们学习经验,对游历江湖的心更加迫切。

    “我听说很多大墓有不少什么厉害的机关,电视上也演过不少,你知道具体吗?”宋涛问道。

    “哼!你真以为我是盗墓贼吗?我给你说的都是从爷爷那里听来的,真正的的情况我也没见过。这都是人家圈子里的内幕机密,绝对不能外传!至于盗墓遇到什么机关,大致也就几种:坚固陵墓、防盗机关、诅咒恐吓、秘密埋葬、疑冢假坟、厚养薄葬、不留骨灰等。坚固陵墓:加固封土,加固墓室,加固棺椁,依山建陵。汉文帝在历史上是一位号称“节俭”的皇帝,史书上记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为悬棺的帝王,对六朝和唐代帝陵影响很大。而这种“因山为藏”,采用不起坟丘的崖墓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防盗的动机。与汉文帝灞陵同属“依山为藏”的河北满城中山王墓,经过正式的考古发掘,除了整个墓**都开凿在山崖中外,还在墓道和甬道中塞满了巨石块,以防止盗墓者从墓道进入墓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